[发明专利]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9917.X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军;蔡春波;沈大明;杜渝;黄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7/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返修 横向 裂纹 预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厚板高强钢结构在海洋工程装备、跨海大桥、舰船、海上风力发电场等海洋重型装备中广泛应用。厚板高强钢易产生冷裂纹,尤其延迟性的焊接横向裂纹,其潜伏期长,裂纹微小,不易检测,其危害性极大。控制大型海洋装备高强钢结构焊接及返修焊延迟性横向裂纹是保证其制造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由于焊接冷裂纹受环境、母材、焊材、保护气、焊接方法、电流、电压、干伸长、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结构形式、拘束强度等多因素影响的极度复杂性,使得焊接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冷裂纹产生过程及其特征不是很清楚,难以实现对焊接横向裂纹的准确判断,对致命影响焊接质量的焊缝横向裂纹没有很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成为焊接横向裂纹控制的瓶颈难题,也一直是大厚板高强钢焊接领域很具挑战性的热点问题。
为了解决返修焊裂纹问题,需要在实验室预制出现场返修焊的裂纹形态,建立标准化的试验,寻找产生返修焊横向裂纹的主要因素,从而达到控制返修焊横向裂纹的目的。目前,预制裂纹的方法很多,但预制返修焊横向裂纹的方法还未见报道,针对单道焊横向裂纹方法主要有G-BOP横向裂纹方法,针对多道焊裂纹预制办法如窗型拘束试验、巴顿试验等,但未采用此种形式进行返修焊裂纹拘束试验,对返修焊裂纹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还不全面,对控制返修焊横向裂纹方法也未见更多报道。尤其是,350MPa级别的钢两端拘束返修焊横向裂纹预制方法及控制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能够预制返修焊中的横向裂纹,有利于控制现场返修焊过程中的横向裂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包括:
提供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焊接窗口;
将两块试板并列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块试板之间的接缝位于所述焊接窗口上方;
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两端的底板上焊接加强板,并对所述加强板和试板之间进行焊接;
对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进行焊接,在所述接缝处形成对接焊缝;
在所述对接焊缝中形成补焊槽;
在所述补焊槽中进行补焊,形成补焊焊缝。
可选地,所述试板的屈服强度为345MPa~550MPa。
可选地,在将所述两块试板放置在所述底板上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两块试板靠近所述接缝的一边进行加工,形成V型坡口。
可选地,对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进行焊接包括:
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正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对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进行碳弧气刨清根、打磨和磁粉探伤;
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在所述两块试板的背面对所述接缝进行焊接。
可选地,采用埋弧焊对所述两块试板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
可选地,采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在所述补焊槽中进行补焊。
可选地,采用碳刨在所述对接焊缝中形成所述补焊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中,在底板上形成焊接窗口并在试板的接缝两端焊接加强板,加强板与试板之间也焊接固定,从而获得较大的纵向应力,之后对两块试板进行焊接形成对接焊缝,并在对接焊缝中形成补焊槽,再在补焊槽中形成补焊焊缝,补焊焊缝在纵向应力的作用下易于形成横向裂纹,后续可以通过探伤检测来验证焊接的工艺参数,以便于控制现场补焊过程中横向裂纹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对应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返修焊横向裂纹的预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1,提供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焊接窗口;
步骤S12,将两块试板并列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块试板之间的接缝位于所述焊接窗口上方;
步骤S13,在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两端的底板上焊接加强板,并对所述加强板和试板之间进行焊接;
步骤S 14,对所述两块试板的接缝进行焊接,在所述接缝处形成对接焊缝;
步骤S15,在所述对接焊缝中形成补焊槽;
步骤S16,在所述补焊槽中进行补焊,形成补焊焊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