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作用液压油缸活塞卸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9533.8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液压油 活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自卸车液压油缸中用于避免活塞运动行程结束时因惯性力和液压力造成对缸盖的撞击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卸车倾翻车厢过程中,随着液压油缸内活塞的上升运动行程逐渐缩短,活塞与缸盖的距离也逐渐减少,行程结束时活塞与缸盖接触,仅靠缸盖限制活塞运动容易造成固定缸盖的螺柱断裂;如果加大螺柱,缸盖整体安装空间增大,同时活塞对缸盖的撞击力也并不能因此而减小,因此在活塞的上升运动行程即将结束时要及时卸掉推动活塞运动的活塞杆的载荷力,以避免因活塞的惯性力和液压力所造成的活塞对缸盖的撞击而造成机件损坏。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卸荷装置一是在液压油路中设止动阀,当油缸中活塞杆运动到需卸荷的位置时切断油路,达到卸荷目的;但此种卸荷方法结构复杂,动作不可靠。另一种是在液压油缸内的活塞上设置卸荷阀,当活塞的上升运动行程即将结束时,装在活塞上卸荷阀与缸盖先行接触而开启卸荷阀卸荷,避免了活塞对缸盖之间的机械撞击;如申请号200920031331.6名称为《活塞式液压缸》的发明,在液压油缸内活塞上设置有包含有阀杆、弹簧、弹簧座、圆柱销和设在活塞上阀杆孔、油孔构成的卸荷阀;这一结构的卸荷阀较为复杂,在使用初期尚能有效地解决活塞上升行程结束时活塞对缸盖之间的机械撞击,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卸荷阀中的弹簧很容易失效,导致卸荷动作不可靠;另一方面,因需要在活塞上开多个与活塞轴线成一定角度的导油孔,活塞体积要求做得较大,加工工艺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作用液压油缸活塞卸荷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单作用液压油缸在行程末端卸荷动作不可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单作用液压油缸活塞卸荷装置,包括设有卸荷阀孔的活塞,在所述卸荷阀孔内装有包括有阀塞部和阀杆部的卸荷阀杆,所述卸荷阀孔为圆孔,所述卸荷阀杆的阀杆部的横截面为非圆截面;所述卸荷阀杆的阀塞部为堵头。
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卸荷阀杆的阀杆部的侧面设有泄油槽。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活塞上设置的卸荷装置,当活塞运行到卸荷阶段时,活塞上卸荷阀孔内的卸荷阀杆一端与缸盖接触时,活塞一端的液压油通过卸荷阀杆侧面设有的泄油槽和卸荷阀孔流到活塞的另一端,使活塞失去压力,达到卸荷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通过设计卸荷阀杆的长度而达到准确控制活塞卸荷位置的目的;
2、不需要在活塞上开多个与活塞轴线成一定角度的导油孔,活塞体积可做得较小,加工工艺较简单;
3、采用的卸荷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解决了液压油缸在行程末端卸荷动作不可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卸荷阀杆阀杆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卸荷阀杆阀杆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卸荷阀杆阀杆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卸荷阀杆阀杆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卸荷阀杆阀杆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单作用液压油缸活塞卸荷装置,包括有油缸体1,固定在活塞杆3上的活塞2,在活塞2上开有一为直圆孔的卸荷阀孔,在所述卸荷阀孔内装有包括有阀塞部和阀杆部的卸荷阀杆6,卸荷阀杆6的阀杆部的侧面由三个平面与圆柱面相交面成,其横截面如图2所示;液压油可以从所述平面上流过;在其它实施例卸荷阀杆6的阀杆部的侧面可直接设有泄油槽,卸荷阀杆6的阀杆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非圆截面,液压油可以从油槽内流过;卸荷阀杆6的阀杆部阀塞部为一锥形堵头,堵头与卸荷阀孔一端相配,可堵住卸荷阀,使液压油不能流过;阀杆部端头套有一挡圈5用于卸荷阀杆6向左移动时的定位。
当液压油从油缸体1左端的进油口进入,在油压作用下卸荷阀杆6向右移动,卸荷阀杆6的一端的锥形堵头堵住卸荷阀孔,使液压油不能流过;在油压作用下活塞2向右移动,活塞2移动到卸荷阶段时,卸荷阀杆6的另一端与缸盖4相碰,卸荷阀杆6向左移动松开锥形堵头,活塞2右端的液压油通过卸荷阀孔和卸荷阀杆6上的油槽中流入到活塞2左端,使活塞2左端失去压力,达到卸荷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卸荷阀杆6的阀杆部的横截面如图3所示,其它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双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