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9270.0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善红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韩卫群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脑 终端设备 ip 位置 查找 定位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野外调绘系统的工作比较繁杂,有时容易丢失电脑终端设备。由于调绘系统调绘数据涉及安全性,而且电脑终端设备如果采用平板电脑,其价值高,因此,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使机密数据失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从而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发明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位置信息,计算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把电脑终端设备的执行代码驻留在BIOS上,当电脑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BIOS自动触发驻留在其上的执行代码运行,从而引起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获取到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地址信息,然后向服务器端发送这些信息,服务器端在启动了服务器端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信息,通过程序判断该电脑终端设备所在的具体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对该电脑终端设备的IP查找、定位、跟踪。
其中,所述电脑终端设备包括PC机或平板电脑。
其中,所述IP地址信息包括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信息、MAC地址、时间信息。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发明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位置信息,计算定位出电脑终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用到的简化了的P2P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脑终端设备IP位置查找、定位、跟踪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通过把对互联网访问的执行代码(通常比较简练)烧刻到BIOS上,在电脑终端设备操纵系统启动的情况下,此段代码被激活,然后查询电脑终端设备的互联网连接情况,代码便能获取电脑终端设备的IP信息:内网、外网的IP地址,MAC地址、获取时间等,然后把此IP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在已启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接收到此IP信息,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的判断、定位、跟踪便能确定出电脑终端设备在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的具体位置名称,从而实现IP地址的硬件查找、定位、跟踪。
一般电脑终端设备都支持TCP/IP网络协议,并能够通过操作系统的TCP/IP底层的调用获取相关的IP信息数据。其次电脑终端设备的主板上都剩余有空间,足够把相关的网络代码烧刻到上面。再一个是电脑终端设备与服务器端的通信通过端到端的P2P技术,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三点是构成此发明的基本要点。通过结合这三方面的技术,可以满足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技术应用:在电脑终端设备丢失情况下,当电脑终端设备中又存放重要的数据信息,通过本发明应用到电脑终端设备上,在电脑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接收到的电脑终端设备的IP信息,计算定位出其空间位置信息,就能最终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电脑终端设备,以及数据(在数据未被删除的情况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善红,未经林善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9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外护套电缆
- 下一篇:HDMI高清数据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