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8660.6 申请日: 2012-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253231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张利峰;景宏丽;方珍珍;王姝;张旻;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12N5/20;G01N33/577;C12R1/91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张文祎
地址: 100026***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草鱼 呼肠孤 病毒 vp5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免疫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建立一种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夹心ELISA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病毒性鱼病,流行于我国各地养殖区,尤以长江流域和广东、广西、福建最为普遍,死亡率高达80%,严重影响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我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水生动物病毒(陈燕新,江育林。科学通报,1983,28:1138-1140)。1979年Meyers TR等报道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出第一株呼肠孤样病毒(Meyers T R. J Gen Virol, 1979, 43: 203~212)。 目前国际上已分离鉴定40余种水生呼肠孤病毒(aquareovirus)。然而在这些分离鉴定出来的毒株中,大多数毒株不能引起宿主的病理反应或仅表现出较弱的致病性。GCRV为水生呼肠孤病毒中致病力最强的毒株。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由11个dsRNA片段组成,不同的毒株间病毒基因组的总分子量差异不大(约15×106Da), 而各片段分子量有所差异, 按分子量大小, 11个片段可分为3 组, 即较大片段( L1、L2、L3 )、中等片段(M4、M 5、M6) 和较小片段( S7、S8、S9、S10、S11)(田静等,中国病毒学,1999,4(1):87-92;方敏,黄华梁.生物工程学报,2001,17(6):608-612)。成熟的GCRV颗粒由7种结构蛋白和4种非结构蛋白组成,其中病毒蛋白VP5和VP7构成了病毒的外层衣壳组分。通过蛋白酶裂解实验揭示了VP5和VP7在病毒感染及致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个鲤科鱼类养殖的大国。在出口某些国家时,进出口的检验检疫单位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是必须检测的。该病的确诊目前只能尝试用细胞分离病毒后用PCR或者直接电泳等方法来完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好的抗原和抗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我国的进出口检验检疫获得好的抗血清或者检测方法是迫切需要。获得具有特异性较强的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不仅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而且还适用大规模的检测。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然而尚未见具有特异性较强的抗草鱼弧肠弧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ELISA试剂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体外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在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中的应用。

一种病毒含有多种抗原,一种抗原又可能含有多个抗原位点。因此针对一种抗原可以获得不止一种抗体,但是这些抗体对抗原的结合特性可能是不同的。为了找到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需要进行大量反复比较、筛选和鉴定工作。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工作,获得了能分泌特异性结合草鱼弧长病毒VP5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在此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制备了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ELISA试剂盒,可用于大规模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检测,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草鱼呼肠孤病毒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是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5796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该小鼠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12年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是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5796。

保藏编号为CGMCC No.5796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