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对流斑图测试仪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539.3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燕;冉书能;周路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张肖琪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测试仪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力学,具体涉及一种热对流斑图测试仪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耗散结构理论讨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描述系统离开平衡态的参数达到一定阈值,系统将会出现分岔行为,越过分岔点后,系统将离开原来无序的热力学分支,发生突变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若将系统拉开到离平衡态更远的地方,系统可能出现更多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不仅能解释许多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问题,近年还被引入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成为当代少数几个能横跨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科学理论之一。
研究热对流斑图有利于于了解和掌握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相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由于流体内密度压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梯度力,也是导致流体运动的原因之一,所以因热力作用而使流体状态(如密度、压力等)发生的差异,引起流体运动,此种由热力作用驱动的流体运动称作热对流(thermal flow)。热对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在热对流中出现的规则的有序的图案或花纹即为热对流斑图。通过观测热对流斑图来研究热对流现象的物理性质。
然而,由于产生热对流的条件复杂苛刻,而斑图又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因此产生并直接观测热对流斑图一直是科学界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对流斑图测试仪。
本发明的热对流斑图测试仪包括:样品腔;在样品腔的上表面安装制冷系统;在样品腔的下表面安装加热系统;以及用来观测热对流斑图的光学观测系统,包括光源、半透半反镜、接收屏、摄像头和计算机。
制冷系统包括:与样品腔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并具有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冷却板;冷水机通过水管连接至冷却板的进水孔;冷却板通过与出水孔连接的水管连接至小型水泵;小型水泵放置在缓冲池中;小型水泵通过水管连接至冷水机。冷水机、冷却板与小型水泵通过水管串联在一起构成环路。通过冷水机的温度设置可实现对冷却板的温度控制。冷却板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内部中空并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以连接水管,从而流经冷却水,对其下面的样品腔进行冷却。冷却板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其下表面的蓝宝石片,蓝宝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有效散热,从而精确控制对流层上表面的温度。在环路的水管上安装阀门,调节制冷水的水流速度。由于普通的冷却水循环机体积大、噪音大、以及水流压力和震动大,在本发明中采用小型水泵和冷水机相结合以实现循环制冷,从而能够降低噪音,且制冷水流平稳。
加热系统包括:与样品腔的下表面紧密接触的加热板;以及与加热板相连接的温控电路。温控电路控制加热板的加热功率。加热板进一步包括与温控电路相连的加热片以及放置在加热片上的紫铜片。由于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将由温控电路控制加热的加热片上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到样品腔的下表面,从而精确的控制样品腔下表面的温度。在紫铜片上镀金,以提高反射率,从而紫铜片可作为反射镜。
在冷却板和加热板之间,通过胶圈密封,内部通有样品液体,形成样品腔。改变胶圈的厚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样品腔的厚度。胶圈采用耐热且导热率低的材料制成。胶圈的厚度在8mm以内,内径在8cm以内。
通过冷水机的温度设置控制冷却板的温度,以及温控电路控制加热板的加热功率,样品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能够较快地获得不同的温差,并保持稳定,形成热对流。
本发明利用阴影法来观察样品腔内的斑图。样品腔内出现热对流后,各处密度呈现不均匀分布,导致光在各处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光通过内有热对流的样品腔,平行光的光强分布不再是均匀的,而是依赖于样品腔的折射率亦是密度分布了,此即为阴影法。经过样品腔的光的光强分布反映了热对流斑图的信息。
从而,本发明的光学观测系统包括:光源、半透半反镜、接收屏、摄像头和计算机。光源采用激光器,从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经半透半反镜反射,经冷却板投射到样品腔,经紫铜片的镀金表面反射后,从半透半反镜透射,由接收屏接收,再利用摄像头将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从而分析不同条件下获得的热对流斑图的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对流斑图测试仪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热对流斑图测试仪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认胶圈形成的样品腔密封;
2)开启冷水机及小型水泵,控制制冷温度;
3)开启温控电路,控制加热温度;
4)调整光路,使得接收屏上接收到图像;
5)摄像头采集由接收屏接收到的图像并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分析图像,获得热对流的物理性质。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