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潜器结构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8525.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智;李海波;叶秀芬;王天;刘丕业;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航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材料 结构 及其 制作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潜器设计制造技术,特别是潜器船体材料及结构的的研制。设计机械设计、船体结构设计、材料配比、材料成型等技术。
(二)背景技术
水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及广阔的空间,在地面空间探索已经日渐成熟而水下空间对于人类来说还很陌生,因此对于水下技术的研究将会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潜水器则是水下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工作的热点。而当今我国潜器的船体材料单一,一般采用钢材、有色金属、玻璃纤维或者塑料等材料简单制作成型。这些单一材料制成的潜器的缺点是材料比重大,机械强度小,易破损不易维修,容易受到温差影响和化学腐蚀。而且这些材料制作的潜器体积庞大,灵活性较差,机械效率低载重能力不足,并且浪费能源。个别金属材料制成的潜器,容易产生电磁干扰,隐蔽性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在世界领域,各国均大力发展复合材料的应用并在潜水器设计领域进行试验。但大多是使用的结构过于传统,多数为骨架结构的流线型潜器,如需增加载重量则要靠提高潜器体积来达到,复合材料应用于船体上的也不够广泛只是在个别零部件上应用。对于浮力材料的应用也只是在结构之外的空间应用,由于传统艇体材料不能随意成型,造成潜器内部布局不合理,从而浪费空间较多,使潜器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曾经有人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如《夹层玻璃钢船体的制造方法》公开号CN1110657A中提到的一种新型船体的设计,该种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船舶的抗沉没能力但是该种制造方法由于浮力夹层未增加碳纤维加固所以再对浮力层要求较高的水下该部分将不适合使用。而且中间的浮力材料采用的是发泡浮力材料无法适应深水高压的环境使用。
国外对水下潜器研究研究现状
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水下潜器,康斯伯格公司推出的HUGIN系列潜水器,但是该潜水器的仍然采用金属外壳并且采用块状浮力材料布置在机潜器艇体空腔中。该种方法成型较难并且配平困难,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的潜器艇体结构,并给出其制造工艺,从而提供一种材料本身比重较轻,结构布局更为合理的潜器艇体结构;并且解决制造潜器材料的单一性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科学实用的潜器艇体的复合材料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复合潜器艇体的外壳主要分为三层壳结构,分为上层(高强度碳纤维),下层(高强度碳纤维)以及复合夹层(特殊工艺的浮力材料并配合碳纤维层加固)。其主要的制作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流程,外表层涂层制作,内部夹层材料填充定型,内表层涂层固定,潜器整体固定成型处理及空间填充。
它的外表层和内表层是由高强度的碳纤维布和相应的树脂涂料所构成,厚度大概在3mm-5mm。在外表层内侧涂一层浮力材料。厚度根据结构所需要的的机械结构而定,大约后足在3mm---8mm。等浮力材料定型完毕后,在其表层再涂抹铺设一层碳纤维材料。这样使得其机械强度在内外都有很很大的提高。在潜器整体完成后在,对其内部空间添加浮力材料,利用以上基本设计方案,使得潜器的强度有个更大的提高,比重大大降低,整体的机械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复合程度高,该结构特点外壳及提供浮力并且又在增加浮力的同时增加了强度;2、布局合理,通过船壳加装浮力材料的方式解决了浮力材料固定的问题,令艇体受力均匀。3、成型容易,由于水下航行器对流线外形的需求,普通材料的成型困难并且成本高,采用该种拼接成型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4、浮力材料承压能力强,因为玻璃微珠与树脂的高压成型工艺,令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浮力、吸水力差、化学稳定性强并且承压强度,因此适合大水深的工作环境;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潜器外形示意图;
图2是发明的潜器艇体外壳;
图3是发明的预制浮力材料;
图4是浮力材料码放后图;
图5装配后简图
图6内表层固定后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1模具制作流程。可将潜器的分为上下两层壳单独进行模具制作,利用木材将潜器的基本构造进行制模,在其外表面进行高温树脂材料加工,在风干定型后进行抛光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后通过2-3小时风干即可进行下一工序。亦可将模具分开几部分制作,使其能够拼接,提高模具利用率,在构造不同形态的潜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组合,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航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航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制石英砂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连杆省力节能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