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368.4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1M2/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合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设置于电子装置内部并可用以固定电池的卡合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笔记本电脑会于其壳体内部设置电池卡合机构,用以固定一电池,前述卡合机构通常包含有数个可活动的卡榫,待电池放入后可利用卡榫将电池固定于一默认位置。然而,传统的卡合机构在开启或关闭时经常需要同时用到双手,因此往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卡合结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合机构,其位于一电子装置内,用以固定一电子组件,该卡合机构包括一转动件、一第一卡合件、一第二卡合件以及一弹性件。前述转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枢接部,前述转动件通过前述枢接部与前述电子装置的一壳体相互枢接。前述第一卡合件与前述转动件的前述第一端相互枢接。前述第二卡合件与前述转动件的前述第二端相互枢接,其中前述枢接部位于前述第一、第二端之间,且当前述第二卡合件位于一初始位置时,前述电子组件与前述第一、第二卡合件相互卡合,当前述第二卡合件受一外力作用而从前述初始位置沿一第一方向移动至一开启位置时,前述转动件相对于前述壳体旋转,且前述第一卡合件沿前述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藉以释放前述电子组件。前述弹性件连接前述第二卡合件与前述壳体,其中当前述外力被释放时,前述弹性件将一弹力作用于前述第二卡合件,并使前述第二卡合件回复至前述初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弹性件为一拉伸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卡合件为平板状,并形成有一第一凸出部。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电子组件形成有一第一凹槽,且前述第一凸出部与前述第一凹槽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卡合件形成有一连接部、一底部以及一第二凸出部,前述连接部连接前述底部与前述第二凸出部。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底部与前述转动件的前述第二端相互枢接。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电子组件形成有一第二凹槽,且前述第二凸出部与前述第二凹槽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连接部垂直于前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凸出部平行于前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底部平行于前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电子组件为一电池。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合机构在一卡合状态时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合机构在一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壳体10; 转动件11;
第一卡合件12; 第二卡合件13;
第一凸出部120; 第二凸出部130;
底部131; 连接部132;
固定部133; 枢接部(枢轴部)20;
第一端21; 第二端22;
弹性件30; 电池40;
第一凹槽41; 第二凹槽42;
第一方向D; 初始位置(初始状态)X0;
开启位置(初始状态)X1。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卡合机构设置于一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内部,可用以固定一电池40或其他电子组件,该卡合机构主要包括一转动件11、一第一卡合件12、一第二卡合件13以及一弹性件30。前述转动件11包含有一枢接部20、一第一端21以及一第二端22,其中枢接部20设置于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之间,转动件11则是通过枢接部20与电子装置的壳体10相互枢接。
如图1所示,前述第一卡合件12大致呈一平板结构,并且与转动件11的第一端21相互枢接,此外第一卡合件12另形成有一第一凸出部120,用以与电池40上的一第一凹槽41相互卡合。此外,前述第二卡合件13大致形成有一底部131、一连接部132、一固定部133以及一第二凸出部130,前述连接部132连接底部131与第二凸出部130,固定部133则是由连接部132的底侧朝下方延伸,其中第二卡合件13可用以与电池40上的一第二凹槽42相互卡合,底部131则与转动件11的第二端22相互枢接。
由图1可知,前述第二卡合件13的底部131平行于第一方向D,连接部132垂直于第一方向D,第二凸出部130平行于第一方向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式催化剂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沉铜工艺及其沉铜挂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