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过放电池充电时使电子设备立即开机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130.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4 | 分类号: | H03K19/0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电子设备 立即 开机 装置 | ||
1.一种在过放电池充电时使电子设备立即开机的装置(10),包括N沟道的MOSFET管(15)和逻辑控制模块(100),其中:
MOSFET管(15)的源极与电子设备的电池连接器(20)的负极连接,MOSFET管(15)的漏极与电子设备的用电电路(30)的负极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100)根据电池电压控制MOSFET管(15)的导通和截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如果电池电压低于开机电压,则逻辑控制模块(100)控制MOSFET管(15)的栅极电压使MOSFET管(15)截止,以通过MOSFET管(15)的寄生二极管对电池充电;如果电池电压高于开机电压,则逻辑控制模块(100)控制MOSFET管(15)的栅极电压使MOSFET管(15)导通,以使得通过MOSFET管(15)直接对电池充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逻辑控制模块(100)包括: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施密特反相器(101)、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以及反相器(102),
其中,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被施加用电电路(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和施密特反相器(10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接地;
充电电压被施加到施密特反相器(101)作为施密特反相器(101)的工作电压,施密特反相器(101)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和反相器(102)的输入端,第四电阻器(R4)的另一端接地;
用电电路(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被施加到反相器(102)作为反相器(102)的工作电压,反相器(102)的输出被施加到MOSFET管(15)的栅极,
其中,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使得当用电电路(30)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达到能够使电子设备正常开机的电池正常电压时,输入到施密特反相器(101)的输入端的电压等于施密特反相器(101)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电压;
第三电阻器(R3)和第四电阻器(R4)使得使得当施密特反相器(101)的输出为高电平时,输入到反相器(102)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相器(102)的转换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0),所述逻辑控制模块(100)包括比较器(103)、第一电阻器(R5)、第二电阻器(R6)和第三电阻器(R7),
其中,充电电压施加于第一电阻器(R5)的一端,第一电阻器(R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器(R6)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器(R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器(R5)和第二电阻器(R6)之间的节点的电压保持为开机电压,第一电阻器(R5)和第二电阻器(R6)之间的节点的电压被施加到比较器(103)的负极,电池电压被施加到比较器的(103)的正极,电池电压经过电阻器(R7)后施加到比较器(103)作为比较器(103)的工作电压,比较器(103)的输出端与MOSFET管(15)的栅极串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装置(10),其中,充电电压为5V。
6.一种在过放电池充电时使电子设备立即开机的装置(10’),包括P沟道的MOSFET管(15’)和逻辑控制模块(100’),其中:
MOSFET管(15’)的源极与电子设备的用电电路(30)的正极连接,MOSFET管(15’)的漏极与电子设备的电池连接器(20)的正极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100’)根据电池电压控制MOSFET管(15’)的导通和截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中,如果电池电压低于开机电压,则逻辑控制模块(100’)控制MOSFET管(15’)的栅极电压使MOSFET管(15’)截止,以通过MOSFET管(15’)的寄生二极管对电池充电;如果电池电压高于开机电压,则逻辑控制模块(100’)控制MOSFET管(15’)的栅极电压使MOSFET管(15’)导通,以使得通过MOSFET管(15’)直接对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1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