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抑制共模电流的变压器及其功率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664.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锦平;谢毅聪;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6;H01F27/29;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电流 变压器 及其 功率 变换器 | ||
1.一种可抑制共模电流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
一一次侧绕组;
一二次侧绕组;
一磁芯;以及
一屏蔽绕线层,所述屏蔽绕线层上设置有一第一屏蔽绕组和一第二屏蔽绕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电压跳变方向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电压跳变方向始终相反,
其中,所述屏蔽绕线层耦接至一静地端,并且所述静地端耦接至所述一次侧绕组或所述二次侧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的每一层上包括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和所述第二屏蔽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绕组包括一原边第一端子和一原边第二端子,所述原边第一端子为所述静地端,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一跳变端和一第一静地端,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二跳变端和一第二静地端,所述第一静地端与所述第二静地端耦接至所述原边第一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绕组包括一副边第一端子和一副边第二端子,所述副边第一端子为所述静地端,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一跳变端和一第一静地端,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二跳变端和一第二静地端,所述第一静地端与所述第二静地端耦接至所述副边第一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绕组包括一原边第一端子和一原边第二端子,所述原边第一端子为一原边跳变端,所述原边第一端子与所述静地端相耦接,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一跳变端和一第一静地端,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二跳变端和一第二静地端,所述第一静地端与所述第二静地端耦接至所述静地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绕组包括一副边第一端子和一副边第二端子,所述副边第一端子为一副边跳变端,所述副边第一端子与所述静地端相耦接,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一跳变端和一第一静地端,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包括一第二跳变端和一第二静地端,所述第一静地端与所述第二静地端耦接至所述静地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经由一电阻、一电容、一电感或它们的组合连接至所述静地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匝数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匝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匝数等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匝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和所述第二屏蔽绕组设置为交叉绕制方式或顺序绕制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与第二屏蔽绕组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一次侧绕组的辅助绕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与第二屏蔽绕组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二次侧绕组的辅助绕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或第二屏蔽绕组为所述一次侧绕组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绕线层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或第二屏蔽绕组为所述二次侧绕组的一部分。
15.一种功率变换器,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为一正激变换器(forward converter)或一反激变换器(flyback converter)。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为一半桥式变换器或一全桥式变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6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损耗Fe基纳米晶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