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叠合式钢筋混凝土拱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532.X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山健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 叠合 钢筋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涵洞,具体涉及一种高填方或深埋深路基下的下穿结构物拱涵。
背景技术
目前,拱涵施工是现场浇注混凝土完成,或现场砌筑砌体建造。这些方式存在设计、施工先天缺陷,导致拱涵质量差、进度慢、维修多、成本贵。具体表现为:拱涵是高填方路堤的下穿结构,它必然位于地势比较低的山谷或沟谷处,这些位置的地形、地貌较差、地质情况一般较为不良、不均匀,无论地基如何处理(端承桩除外),在高填方的重荷载作用下,基础出现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不均匀沉降在路基施工时或施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周期是存在的,有的在运营阶段还随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而拱涵结构先天性对位移敏感,如果上述沉降差在设计阶段能预测或确定,那么在拱涵设计时可以加以考虑。但实际情况是地质不均匀、现场施工条件差而引起的不均匀的基础沉降是必然的、不易预测的。这导致设计没法考虑这些不利沉降差,从而不能确保拱涵不会产生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拱圈施工时存在一些先天质量缺陷,如:拱圈混凝土的现场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在一个拱曲面上不利振捣、水泥浆易流动、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拱圈上不均匀,导致拱圈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施工缝多、形不成一个整体、外观质量也不佳等。石料砌体拱圈施工中,同样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如:石料的强度、大小、形状、组砌方式,砂浆的品质和砌缝的饱满度等等因素难以控制,这些缺陷影响砌体强度。因此结构形式应改变,现场施工应改为工厂预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新施工方式,使拱涵能高质量、快速度地实施。
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拱涵的基础上,包括两侧墙板、带角腿的水平盖板、拱板、三角形边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现浇混凝土施工边条、现浇混凝土内底板,两侧墙板为预制倒T型墙板,盖板为底面、顶面均带角腿的预制水平盖板,在开挖的基础上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两侧预制倒T型墙板安放在基础底板上,预制带角腿的盖板安放在预制倒T型墙板的顶部,基础底板和预制倒T型墙板的连接钢筋相连,浇注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施工边条和现浇混凝土内底板,拱板吊装在带四个角腿的水平盖板上,对拱板微调、对位后,现浇拱板的拱脚与水平盖板的角腿形成的三角带,各构件之间的缝隙,填塞防水材料,形成新式拱涵。
这样的钢筋混凝土拱涵为一种预制装配叠合式钢筋混凝土拱涵,它的墙板、水平盖板和拱板等主要构件是在工厂预制,拱板在工厂侧向竖立预制,质量好。最终所有预制构件都具有质量好、制作快、成本低等特点,整个拱涵的施工可并行作业,使拱涵施工进度快,可以加快路基施工,降低工程造价。
这种新结构可以容许基础出现沉降差,而不对整个拱涵结构产生附加内力,也就不会增大拱涵开裂的概率。
由于设置拱涵处,路基覆土厚,拱涵净高不受路基高程限制而可调整,因此设置水平盖梁,即不影响涵洞泄水量,也不限制过人及通车净空,可满足涵洞使用功能要求。
这种新结构消除了台背回填对结构引起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台背高质量回填;
与钢结构涵洞相比,无需防腐,维护量少,耐久性好,全寿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构件三维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 2为预制倒T型墙板 ;
3为预制带角腿的盖板 , 4 为预制拱板;
5为洞内后浇钢筋混凝土内底板, 6为洞外后浇钢筋混凝土边条;
7为后浇钢筋混凝土三角带, 8为下角腿;
9为上角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1,预制倒T型墙板2,预制带角腿的盖板3,预制拱板4,洞内后浇钢筋混凝土内底板5,洞外后浇钢筋混凝土边条6,后浇钢筋混凝土三角带 7,下角腿8,上角腿9。先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划吊装定位线,吊装涵洞两侧的预制倒T型墙板2,将预制倒T型墙板2微调、对齐、垫水平,将预制带角腿的盖板3吊在两侧预制倒T型墙板2之上,将预制倒T型墙板2的预留钢筋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1的预留钢筋相连接,安装钢筋混凝土内底板5的钢筋,浇筑内板5和外边条6。将预制拱板4吊放在预制带角腿的盖板3之上,将其微调、对齐、垫水平,浇筑钢筋混凝土三角带 7,拱涵主体机构完成,将后浇混凝土养护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台背填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山健,未经刘山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西药合成药
- 下一篇:一种光解脱附活性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