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436.5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牛刚;王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刚;王华山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A61L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无菌 预制 培养皿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机架,在该机架上设置一培养皿放置腔体和一培养皿无菌灌注腔体,在所述灌注腔体上设有培养基进口,供培养基输出管密封地插入,而形成灌注工位;
在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中设置有培养皿放置装置,提供培养皿放置空间;
在所述灌注工位和培养皿放置装置之间设有传递通道,在该传递通道中设置空培养皿向灌注工位以及灌注培养基后培养皿向培养皿放置装置移动的传输机构;
还包括消毒气体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排气口与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和/或培养皿无菌灌注腔体连通,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和培养皿无菌灌注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位于所述培养皿无菌灌注腔体的上方;或者,
还包括一培养基煮制装置,其包括一培养基煮制锅,其上设置培养基输出管,其插设在所述灌注腔体上的所述培养基进口中,该输出管上设置灌注头,该灌注头下方构成所述灌注工位,该灌注头上设有启闭阀;或者,
还包含有密封包装装置而实现对于所述培养皿放置空间的密封包装;或者,
所述消毒气体发生和传输通道结构是:上方的放置腔体其侧壁为夹壁结构或设有管路,在腔体上部的内侧壁上,环绕四周设置排气孔与夹壁空间连通或管道开口,下方灌注腔体的夹壁空间与放置腔体的夹壁空间连通或下方灌注腔体中设置管路与放置腔体中的所述管路连通,以保证消毒气体能在培养皿放置空间和灌注空间中循环流动;或者,
所述放置腔体和灌注腔体之间通过所述传递通道连通;或者,
所述灌注腔体的下底面的四周设有一低位集液槽,该集液槽的槽壁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中设置的所述放置装置为一培养皿旋转托架总成,其包括一托架转盘,其连接驱动机构,在该托架转盘上的一个圆周上设置n个通孔,在各个所述通孔上固定有包装筒,构成所述培养皿放置空间,其上端封闭,下端敞口,保证培养皿垒层稳定和通过;
在所述培养基灌注腔体中设置一培养基灌注转盘总成,其包括由上下两个转盘固为一体形成的灌注转盘和一转轴,上转盘和下转盘上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分别设置至少三个通孔,上下转盘上的通孔两两上下对正,上转盘上的通孔直径稍小于培养皿盖的直径,下转盘上通孔的直径稍小于培养皿底的直径;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灌注转盘的回转中心,其另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所述灌注转盘的上下转盘之间与下转盘上通孔所在的圆周对应处设置有所述灌注工位,密封地伸进灌注腔体的培养基输出管上的灌注头置于该灌注工位上;
所述旋转托架和所述灌注转盘上的所述通孔构成所述传输通道的一部分,与沟通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和灌注腔体的通路构成所述传输通道,与所述传输机构配合,以使得设置在所述旋转托架上的空培养皿向所述灌注工位运动和灌注了培养基的满培养皿从灌注工位回到所述旋转托架上进入包装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包装装置是在所述包装筒的下端敞口的下部所述放置腔室中,或者在所述包装筒的下端敞口连通其下部的所述灌注腔体中,对应位置上设有的筒盖容置筒,以及该筒盖容置筒中下面设有的一个具有压盖功能的直线运动机构;或者,
所述传输机构是设置在所述传递通道上引导培养皿移动而从所述托架转盘到灌注转盘、再从灌注转盘回到托架转盘的直线运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无菌预制培养皿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和所述培养皿无菌灌注腔体之间的间壁上设置供培养皿通过的通孔与所述托架转盘上的通孔以及灌注转盘上的所述通孔对应,形成所述沟通所述培养皿放置腔体和灌注腔体的通路,在所述托架转盘、灌注转盘和所述间壁上的所述通孔对应处设置所述传输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刚;王华山,未经牛刚;王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4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