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机快速启动与配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279.8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机 快速 启动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虚拟机快速启动与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机软件,你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机完全就像真正的计算机那样进行工作,例如你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等。对于你而言,它只是运行在你物理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但是对于在虚拟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而言,它就是一台真正的计算机。因此,当我在虚拟机中进行软件评测时,可能系统一样会崩溃,但是,崩溃的只是虚拟机上的操作系统,而不是物理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并且,使用虚拟机的“Undo”(恢复)功能,我可以马上恢复虚拟机到安装软件之前的状态。
终端虚拟化由于其带来的维护费用的大幅降低而受到追捧——如能降低占用空间,降低购买软硬件设备的成本,节省能源和更低的维护成本。它比实际存在的终端设备更加具备性价比优势,另外,虚拟化技术能大幅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虚拟化已经从一种需要解释的异类技术演进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可行技术。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出现很多和以往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效率、灵活性和安全性,使得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步入桌面平台。
对于服务器桌面平台而言,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支持性,实现改善的可靠性和容错备援功能。而且,因为虚拟化技术而增强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与服务器整合、传统移植和安全性保护等而受到用户的青睐。对于客户机桌面平台而言,虚拟化技术的硬件独立性为高度可用和更安全的客户虚拟化分区提供了基础。家庭用户可以创建虚拟“分区”,隔离多个用户环境,如分配专门资源来支持电脑游戏、办公和个人录像类环境。
而且,随着CPU不断向多内核平台移植,还可以使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区和额外处理内核,在服务器和/或客户端内部创建独特组合,来支持专门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虚拟机快速启动与配置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用户通过客户端操作系统提交虚拟服务器请求到业务平台,同时上传公有密钥;
步骤2:业务平台根据资源调配策略,选择合适的管理服务器,并将公有密钥、ip地址、用户名、密码、网关、DNS地址发送给管理服务器;
步骤3:管理系统收到配置信息后,根据ip地址、用户名、密码、网关、DNS地址生成配置文件Congfig,同时发起虚拟机启动指令;
步骤4:节点服务器接收到虚拟机启动指令,根据虚拟机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启动连接相应的nbd服务,然后根据虚拟服务器配置文件启动虚拟机,并将创建虚拟服务器的光驱,前面提到的定制的虚拟化镜像映射为虚拟服务器的磁盘。虚拟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挂载光驱,执行配置程序,该程序根据config完成虚拟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配置;
步骤5:虚拟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启动完毕的报告,管理服务器报告给资源调度系统,资源调度系统将虚拟服务器的私有信息使用用户提供的公有密钥加密;
步骤6:用户获取加密的虚拟服务器系统信息,用私有密钥解密,然后可以根据解密后的信息,登录虚拟服务器。至此完成一次用户的请求。
进一步地,述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操作系统或者Linux操作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于虚拟服务器的用户名、密码的自动化部署,传统方法提供的是一个默认的用户名密码,这种方式存在用户登录虚拟服务器前的安全真空期。或者通过运维人员修改用户名密码,这样会增加系统维护的人力成本。本发明方法通过用户生成密钥对进行分配,用户密钥的管理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