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269.4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郭耀华;杨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部件 实时 仿真 试验 系统 | ||
1.一种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和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架(3),所述的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用于实现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和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架(3)的通信连接及控制;其中,在第一个仿真步长,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将悬架部件的运动状态输入到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中,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通过其内部各个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解算得到应输出给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架(3)的伺服控制指令,该伺服控制指令输送给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3),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3)测量悬架部件在加载时产生的力信号,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3)将力信号输出给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进行信号采集及处理,最后反馈给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由此,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结算悬架部件下一个仿真步长的运动状态,从而依次完成每一个仿真步长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由待研究悬架部件接口(1-1)、不包括待研究悬架部件的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2)、待研究悬架部件运动状态输出接口(1-3)以及待研究悬架部件力反馈输入接口(1-4)构成;所述的待研究悬架部件接口(1-1)用于接收待研究悬架部件力反馈输入接口(1-4)输入到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的力信号,并将该力信号输入到不包括待研究悬架部件的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2)进行实时动力学计算;待研究悬架部件运动状态输出接口(1-3)用于将待研究悬架部件的运动状态输入到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研究悬架部件接口(1-1)设置在不包括待研究悬架部件的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2)上,待研究悬架部件运动状态输出接口(1-3)以及待研究悬架部件力反馈输入接口(1-4)由不包括待研究悬架部件的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2)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由人机操作显示界面(2-1)、悬架部件闭环实时评价系统(2-2)、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2-3)、车辆模型与悬架部件通信接口(2-4)、伺服控制系统(2-5)以及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校正系统(2-6)构成;
所述的人机操作显示界面(2-1)用于试验人员对悬架部件在环试验进行试验控制、参数设置、数据显示及回放;
所述的悬架部件闭环实时评价系统(2-2)用于试验人员对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悬架部件的性能给出改进建议;
所述的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2-3)对待研究悬架部件运动状态输出接口(1-3)输入的待研究部件运动状态信号、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3)输入的位移传感器信号进行调制和处理;
所述的车辆模型与悬架部件通信接口(2-4)用于实现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1)和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架(3)的实时通信;
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2-5)用于对悬架部件实物试验台架(3)进行电液伺服控制;
所述的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校正系统(2-6)用于对伺服控制系统(2-5)产生的伺服控制指令进行整定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部件闭环实时评价系统(2-2)、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2-3)、车辆模型与悬架部件通信接口(2-4)、伺服控制系统(2-5)以及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校正系统(2-6)构成悬架部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控制系统(2)的硬件机体部分,人机操作显示界面(2-1)与硬件机体部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2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