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221.3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韦志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枢转扣合模块与支撑架来提供两机体之间的扣合与枢转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例如行动电话、平板电脑及电子书等,已被广泛地应用。这些电子装置不仅便利人们的生活,也扮演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便于手持使用及随身携带,这些电子装置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及重量。
以平板电脑为例,当使用者需要输入文字时,可利用于平板电脑的触控屏幕所显示的一虚拟键盘,以触控的方式输入文字。然而,以触控的方式输入文字不利于快速打字的状况,因此外接一实体键盘可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两机体可在扣合后通过枢转改变其外观至不同的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一支撑架与一枢转扣合模块。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重叠。支撑架枢设至第二机体。枢转扣合模块设置于第一机体与支撑架之间。枢转扣合模块包括一第一枢转扣部与多个第二枢转扣部。第一枢转扣部固设至第一机体。这些第二枢转扣部可动地连接至支撑架。当这些第二枢转扣部与第一枢转扣部相扣合时,这些第二枢转扣部能相对第一枢转扣部枢转。仅当第一机体通过第一枢转扣部与这些第二枢转扣部相对于支撑架枢转至一预设位置时,支撑架能相对于第二机体枢转。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枢转扣合模块扣合与旋转,可使两机体于结合后具有多种外观状态,以使电子装置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转换过程示意图。
图2A为图1D的枢转扣合模块及推顶器的分解图;
图2B为图2A的枢转扣合模块及推顶器于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为图2A的推顶杆的转动示意图;
图4为图2A的第一枢转扣部与第二枢转扣部于扣合时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2:显示区
120:第二机体
120a:容置槽
122:键盘区
130:支撑架
130a:孔槽
130b:滑槽
140:枢转扣合模块
142:第一枢转扣部
142a:圆环状凹槽
142b:第一导引斜面
144:第二枢转扣部
144a:凸柱
144b:滑块
144c:圆弧状凸缘
144d:第二导引斜面
146:复位件
148:扣闩
150:推顶器
152:推顶杆
154:弹性件
A1:第一枢转轴线
A2:第二枢转轴线
N:法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D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转换过程。请参考图1A,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机体110、一第二机体120、一支撑架130与一枢转扣合模块140。第一机体110可为一平板电脑,且第二机体120可为一扩充键盘。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重叠。支撑架130枢设至第二机体120。枢转扣合模块140设置于第一机体110与支撑架130之间。
枢转扣合模块140包括一第一枢转扣部142与多个第二枢转扣部14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二枢转扣部144进行说明。需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表现枢转扣合模块140的位置,图1A至图1C的枢转扣合模块140以虚线表示,且图1D的第一机体110以虚线表现,而图1D的第一枢转扣部142也以虚线表现。
第一枢转扣部142固设至第一机体110。这些第二枢转扣部144可动地连接至支撑架130。这些第二枢转扣部144能与第一枢转扣部142相互扣合。当这些第二枢转扣部144与第一枢转扣部142相互扣合时,这些第二枢转扣部144能相对于第一枢转扣部142绕着一第一枢转轴线A1枢转,如图1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框架及其装置机壳
- 下一篇:能量色散辐射光谱测量系统中的堆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