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892.8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米建春;杜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促进 颗粒 相互作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设置在通道内的双极预荷电段、导流段和混合段;
所述双极预荷电段包括m1个相互平行,且正、负相间的电极板,正、负所述电极板分别连接高压静电电源的正、负两极;各所述电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壁;
所述导流段包括m2行、n2列导流叶片,各所述导流叶片的一侧均设置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通道上;
所述混合段包括m3行、n3列产涡叶片,相邻所述产涡叶片与所述导流叶片的流向距离为l2,相邻两行所述产涡叶片之间的行间距为l3;各所述产涡叶片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所述通道的连接轴,另一侧设置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凹槽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数量m1≥2;所述导流段包括m2行、n2列所述导流叶片,m2=m1=1,n2≤3;所述混合段包括m3行、n3列产涡叶片,相邻所述产涡叶片与所述导流叶片的流向距离为l2,相邻两行所述产涡叶片之间的行间距为l3,m3≥m2+1,n3≥4,l3≥3*l2,l2≥0.5倍所述导流叶片的弦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壁,所述连接件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壁,所述连接件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毡板。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流叶片均呈叶形、三角形、瓦片形、楔形、棱形、“s”字形和椭圆形中的其中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产涡叶片均呈“s”字形、叶形、瓦片形、“z”字形、椭圆形、具有外凸或内凹曲面的三角形、楔形和棱形中的其中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产涡叶片均呈“s”字形、叶形、瓦片形、“z”字形、椭圆形、具有外凸或内凹曲面的三角形、楔形和棱形中的其中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装置的荷电辅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在通道内设置若干相互平行,且正、负相间的电极板作为双极预荷电段,双极预荷电段后方设置有若干行若干列的导流叶片作为导流段,导流段后方设置有若干行若干列的产涡叶片作为混合段;
2)通道中携带颗粒物的流体首先进入双极预荷电段,颗粒物被分别荷有正、负电荷的电极板荷电,带有正、负电荷;
3)经荷电的流体流向导流段,被导流叶片引向混合段;
4)在混合段中,气流吹向产涡叶片,在产涡叶片的拐角处产生小尺度涡,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大的颗粒穿小尺度涡而过,细微颗粒被小尺度涡捕捉,大颗粒和细微颗粒碰撞,微细颗粒粘附在较大颗粒上,进入下游除尘设备,去除流体中的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8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肌氨酸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Pt基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