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火电机组的锅炉主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717.9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倪子俊;张缠保;张晓民;马小军;郝丽花;刘艳文;杨虹;倪致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火电 机组 锅炉 主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电站锅炉的PID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由于用电结构发生变化,电网日负荷曲线的高峰与低谷之差增大,有些地区的峰谷差已达50%以上,而且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因此,目前要求单元机组都具有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能力,因而,锅炉主控制系统就成为完成大型火电机组全协调自动控制任务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锅炉负荷、给水量、主蒸汽温度、燃烧和主汽压力等的变化和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运行人员采用手动调节已经很难满足生产需求,甚至达不到控制指标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及经济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锅炉主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大型机组锅炉主控制系统快速负荷响应和稳定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锅炉主控制系统,包括PID模块调节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A/D转换器、模拟操作器、主汽压力传感器和发电机功率传感器,所述锅炉所在机组的总燃料量指令与模拟操作器的跟踪输入端连接,所述锅炉所在机组的锅炉负荷指令分别与第一PID模块调节器的跟踪输入端和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跟踪输入端连接,所述锅炉所在机组的锅炉主控切手动指令与模拟操作器的MI输入端连接,所述锅炉所在机组的所有燃料控制手动指令与模拟操作器的TS输入端连接,所述机组的汽轮机调速级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机组的主汽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机组的汽包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机组的发电机功率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第四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除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除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除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乘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乘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乘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三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乘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PID模块调节器的SP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A/D转换器的输出端O1与第六加法模块B6的另一输入端U21相连,主汽压力设定值P0的输出端与第一乘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主汽压力设定值与第四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主汽压力设定值与第二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函数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四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四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三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五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六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六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操作器的PV输入端相连,第六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PID模块调节器的PV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三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五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四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PV输入端相连,主汽压力设定值P0与第七加法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主汽压力设定值P0与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SP输入端相连,主汽压力设定值P0与第四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四函数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七加法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七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定值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CCS2方式指令V6与第二切换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FF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输出端X19与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操作器的A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PID模块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CCS2方式指令V6与第一切换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所述的CCS2方式指令V6与第二与门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锅炉主控自动指令V5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锅炉主控自动指令与第二与门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CCS2方式指令V6与非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非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门模块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PID模块调节器的TF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调节器的SP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PID模块调节器的TF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模拟调节器的O输出端与锅炉负荷指令相连,所述的模拟调节器的A输出端与锅炉主控自动指令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