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酵鸽粪培育观赏虾饵料生物的肥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353.4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朝阳;孟晓林;田雪;张成锋;水燕;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 培育 观赏 饵料 生物 肥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虾饵料生物的肥水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添加发酵鸽粪用于观赏虾饵料生物培育的快速肥水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饵料生物培育是观赏虾繁殖过程中提高虾苗成活率的关键,要实现观赏虾规模化的人工繁殖,就需要给刚出膜的虾苗提供大量适口的开口饵料,而适宜生物活饵料无疑可以大大提高苗种成活率。
目前观赏水族养殖业者通常选择猪粪、鸡粪、牛粪等农家肥采用堆肥腐熟法来制作有机肥,用于肥水培育观赏虾苗所需的生物活饵料,此种常规禽畜粪肥肥效低,用量大,施入水体肥效起效慢、肥水效率低下,造成饵料生物供应不足,导致观赏虾苗种成活率低,不利于观赏虾苗种的规模化繁殖生产;另外此种直接堆肥腐熟法,其有机肥发酵质量低,发酵周期长;再者猪粪、鸡粪后期培养出来的饵料生物多为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生物,不适口不利于观赏虾虾苗消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肥水速度快、饵料生物培育效率高的利用发酵鸽粪培育观赏虾饵料生物的肥水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利用发酵鸽粪培育观赏虾饵料生物的肥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鸽粪干料75~85重量份、辅料10~20重量份与BGB微生物菌剂5~10重量份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发酵原料,在混合发酵原料中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控制在40%~60%,所述辅料为麦麸、玉米粉或谷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料;
b、将混合发酵原料在15~28℃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遮光密封微生物活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需每隔2~3天翻堆1次,直至混合发酵原料的表面具有白色丝状的菌丝覆盖,便制成发酵鸽肥;
c、观赏虾育苗池经清塘消毒后,投入发酵鸽肥,每立方米的观赏虾育苗池水体对应施入发酵鸽肥75~150克,发酵鸽肥施入3~5天后,虾苗即可入池。
所述观赏虾包括观赏螯虾和观赏水晶虾;所述辅料为麦麸、玉米粉或谷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料;所述BGB微生物菌剂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组成是复合微生物菌,由芽孢杆菌、放线菌、乳酸杆菌、酵母菌菌群复合而成,活菌含量高,BGB微生物菌剂的菌种可分为高温菌群和中低温菌群,嗜热芽孢杆菌可耐80℃高温,为BGB高温生物菌,酵母菌和乳酸杆菌为休眠孢子状况存在,可耐60~65℃的中温,为BGB中温生物菌,两者相互协调作用可以提高发酵效率,使鸽粪得以充分发酵。
步骤b中,混合发酵原料在15~28℃的环境温度条件下遮光密封微生物活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需每隔2~3天翻堆1次,发酵7~12天便制成发酵鸽肥。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用发酵原料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鸽粪替代猪粪、鸡粪、牛粪等常规农家粪肥,具有比传统粪肥肥效高、施用后起效迅速的优点;
2.本发明采用添加BGB微生物菌剂用微生物活菌发酵法处理鸽粪,不仅能加快发酵过程,发酵时间缩短至7~12天,而且生物活菌能耐粪便发酵产生高温,利于杀害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传统粪肥发酵方式多为堆肥让其自然发酵熟化,发酵耗费时间长达20~30天,这样臭味散发,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养分大量流失;
3.本发明制成的BGB微生物菌剂发酵鸽粪具有肥效高、用量少的特点,可有效节约养殖成本。传统猪粪、鸡粪、牛粪使用量达到每立方米水体750~1500克,而发酵鸽粪使用量每立方米水体仅为75~150克,即可以满足肥水之需;
4.本发明利用耐高温的BGB微生物菌剂中有益菌群发酵鸽粪,可制成含有活体菌种的优质生物肥料,有效提高了发酵鸽粪的肥效价值,比直接堆肥腐熟后形成的有机肥发酵质量高,肥水效果好。施用后观赏虾池水质稳定,肥水起效快;所培养的优良浮游单胞藻类、浮游动物作为观赏虾的开口饵料,饵料生物适口性好,还可增强虾苗免疫力,利于观赏虾苗成活;易于在观赏水族饵料生物培育肥水中进行推广,特别适于观赏虾规模化育苗肥水之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金属汤道的轮胎模具铸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棉布料的免烫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