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附生真菌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168.5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穆军;冯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02 | 分类号: | C12P17/02;C07D321/10;A61P31/04;A61P35/00;A01P7/00;C12R1/6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附生 真菌 氯代缩酚酸环醚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海藻附生真菌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I.发酵
将爪曲霉(Aspergillus unguis)CGMCC No.3372接种于真菌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发酵,过滤,分别收集菌丝体和发酵液;
其中,所述真菌液体培养基组成,每升中含:土豆汁500mL,天然粗海盐配制的40g/L盐水500mL,蔗糖20g;
II.粗提
将步骤I获得的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并浓缩,将步骤I获得的菌丝体用有机溶剂提取并浓缩,将所得浓缩物合并,即为粗提物;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中一种或几种;
III.分离纯化
将步骤II获得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凝胶柱层析或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I所述的分离纯化条件为:
a.将步骤II获得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或石油醚-氯仿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以洗脱液体积比1∶2~3梯度的洗脱的组分;
b.将步骤a收集的洗脱组分再进行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40~3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
c.将步骤b收集的洗脱组分进行反相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百分含量为90%的甲醇水溶液;
d.将步骤c收集的洗脱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洗脱液为甲醇;收集符合下述特征的组分,即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附生真菌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I):
TLC检测收集在254nm紫外线照射下呈单个、均匀的深紫色斑点,茴香醛硫酸不显色的组分;
在检测用的薄层层析条件下Rf值为0.25的组分;所述的检测用薄层层析板为GF254硅胶板,展开剂为体积比为3∶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添加0.1%体积的乙酸;
在检测用的高效液相分析条件下保留时间为22.5min的单一色谱峰的组分;所述的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为Hypersil C-18柱,填料粒径5微米,柱尺寸4.6mm×250mm,流动相为体积百分含量为55%的甲醇水溶液,添加万分之一体积的改性剂乙酸,流速1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或b中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所用硅胶为200~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静止发酵的条件是:28℃培养箱静止发酵20天之后,加入发酵液一半体积的乙酸乙酯杀灭真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的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减压浓缩;菌丝体粉碎后用甲醇提取三次,减压浓缩。
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该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针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该氯代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菌剂、抗肿瘤药物及农用杀虫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1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玻璃棉
- 下一篇:楼梯间减震防倒塌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