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5719.6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兰珠;惠虎;范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2 | 分类号: | G01N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环境 中的 燃点 测试 装置 | ||
1.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爆炸容器、加热系统、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压力泄放装置模块、高压氧气供应系统、压力及温度信号测量和显示模块,所述的加热系统设置在爆炸容器内,所述的爆炸容器设置在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内,所述的压力泄放装置模块、高压氧气供应系统分别均通过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连接爆炸容器,所述的压力及温度信号测量和显示模块连接爆炸容器;
将待测试材料放入爆炸容器中,高压氧气供应系统向爆炸容器输入富氧气体,加热系统对爆炸容器进行加热,通过压力泄放装置模块调节爆炸容器中的压力,压力及温度信号测量和显示模块实时测量爆炸容器中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最终得出待测试样品的自燃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炸容器包括外反应器、内反应器和试样托架,所述的内反应器设置在外反应器内,所述的试样托架设置在内反应器中,用于放置待测试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炉和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包设在外反应器上,所述的加热炉设置在保温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系统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的压力泄放装置模块连接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均连接爆炸容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探测爆炸容器中温度,并控制加热系统对爆炸容器加热,所述的压力控制器探测爆炸容器中压力,并控制压力泄放装置开启或关闭,使爆炸容器中的压力保持在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包括安装接口、防护罩、平法兰、卡箍、密封圈、接管,所述的安装接口设置在防护罩上,所述的爆炸容器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的平法兰通过卡箍固定在爆炸容器上,平法兰与爆炸容器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压力泄放装置模块、高压氧气供应系统、压力及温度信号测量和显示模块分别通过接管密封连接至爆炸容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泄放装置模块包括爆破片、高压手动阀、泄荷口和自动调压阀,所述爆破片、高压手动阀、自动调压阀并联连接在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与泄荷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氧气供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氧气瓶、气源开关、过滤器、高压三通A、高压三通B和截止阀,所述的高压氧气瓶上设置有气源压力表,所述的高压三通A上设置有高压压力表,所述的高压三通B上设置有旁路阀,所述的截止阀通过高压氧气管道与容器安装及密封防护装置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及温度信号测量和显示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设置在爆炸容器内,并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卡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和压力值输入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以时间为横坐标、分别以压力和温度为纵坐标,将压力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实时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二维坐标系内,通过此曲线,计算得到被测材料的自燃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氧气体的压力在2.1-20.7MPa之间、氧气的浓度范围为0.5-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富氧环境中的自燃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炸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为82.7Mpa,承受温度427℃,所述的待测试材料的自燃点温度为60-4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7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