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变压模块及其磁性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5547.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施华盛;林宇森;倪同亮;康盈乾;陈益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4;H01F30/06;H01F1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变压 模块 及其 磁性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变压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网络变压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社会进步,相对提供的产品亦主要针对便利、确实、经济实惠为主旨,因此,当前开发的产品亦比以往更加进步,而得以贡献社会。
以一般的网路变压器而言,为兼顾信号传输及抑制杂讯的功能,在网络变压器中通常会配置有变压器(Transformer)及共模扼流圈(Common mode choke)(或称共模电感),以分别实现上述功能,且前述两元件彼此之间是利用导线连接。具体来说,在一般制作上,当变压器以导线进行绕线程序而制作完毕后,会使用同一导线来进行共模扼流圈的绕线程序,使得变压器及共模扼流圈通过导线彼此电性连接。
然而,由于前述两元件是通过同一导线进行绕线程序,故此两元件并无法分别制作,造成制作程序的繁琐,进而导致制程时间较长。此外,于制作过程中,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间的连接导线亦容易受拉扯而有断线的情形,致使产品的良率减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网络变压模块,藉以改善使用同一导线对变压器以及共模扼流圈进行绕线而导致工艺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一技术方式是关于一种网络变压模块。网络变压模块包括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以及连接板。第一磁性元件包括第一绕线组、第一基座及第一铁芯,第一绕线组绕设于第一铁芯上,第一铁芯设于第一基座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铁芯高于第一基座的顶表面。第二磁性元件包括第二绕线组、第二基座及第二铁芯,第二绕线组绕设于第二铁芯上,第二铁芯设于第二基座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二铁芯高于第二基座的顶表面,其中第一绕线组独立于第二绕线组且第一绕线组未绕设于第二铁芯上。连接板用以使第一绕线组及第二绕线组电耦接。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第一铁芯或第二铁芯由M个次铁芯组合而成,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第一铁芯或第二铁芯具有N个开孔,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第一绕线组或第二绕线组由P条导线组合而成,其中P为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次一实施例,当上述P为2或2以上的正整数时,至少有二导线的长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第一铁芯或第二铁芯具有至少二开孔,二开孔的中心轴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第一绕线组与第二绕线组的线径尺寸不同。
根据本发明再另一实施例,连接板为电路板、导电架或基板。
本发明内容的另一技术方式是关于一种磁性元件。磁性元件包括铁芯、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绕设于铁芯上。第二导线绕设于铁芯上。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长度不同。
本发明内容的再一技术方式是关于一种磁性元件。磁性元件包括铁芯以及至少一导线。铁芯具有至少二开孔,二开孔的中心轴不平行。至少一导线绕设于铁芯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应用前述网络变压模块及其中的磁性元件,不仅可同时实现信号传输及抑制杂讯的功能,更可让不同磁性元件的电气特性具有一致性,而且两磁性元件不需通过导线作连接,并可各别进行制作,藉此缩短工艺时间,达成可自动化生产的目的,同时也可防止两者由导线连接时可能发生断线的情形。此外,通过改变磁性元件中绕线组的线径尺寸,亦可相对应地调整并改善其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网络变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次铁芯组合成铁芯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网络变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如图1所示的网络变压模块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300:网络变压模块;110、410:第一磁性元件;
112、320:第一绕线组;114、314:第一铁芯;
116、136:基座;118、138:接脚;
123、125、143、145:开孔;130、430:第二磁性元件;
132、340:第二绕线组;134、334:第二铁芯;
150、450:连接板;155、156:孔洞;
180:外壳;190: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独立可调开关支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掺杂硅基二氧化硅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