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闭式模锻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及触变挤压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785.1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陶健全;赵高瞻;赵祖德;王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闭式模 锻制 镁合金 固态 坯料 挤压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循环闭式模锻模具,包括均由耐热、抗氧化的模具钢制成的凸模(1)、上凹模(2)、下凹模(3)以及模膛(4),其中锻模设计为水平可分凹模,上凹模(2)与下凹模(3)水平地接合并形成可容纳凸模(1)的通孔,通孔具有Wmm×Wmm的横截面,凸模(1)、上凹模(2)、下凹模(3)以及模膛(4)所形成的模具成型空间的尺寸为Hmm×Wmm×Wmm,模锻时,在通孔中放置入尺寸为Wmm×Wmm×Hmm的坯料,在液压机的带动下使得凸模(1)通过通孔将坯料压下,得到尺寸为Hmm×Wmm×Wmm的坯料,使得模锻前坯料的尺寸与模锻后的坯料的尺寸相同。
2.一种制备镁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循环闭式模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模锻模具,包括均由耐热、抗氧化的模具钢制成的凸模(1)、上凹模(2)、下凹模(3)以及模膛(4),其中锻模设计为水平可分凹模,上凹模(2)与下凹模(3)水平地接合并形成可容纳凸模(1)的通孔,通孔具有Wmm×Wmm的横截面,凸模(1)、上凹模(2)、下凹模(3)以及模膛(4)所形成的模具的成型空间尺寸为Hmm×Wmm×Wmm;所述模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镁铸坯的机械加工:将工业态镁合金铸坯加工成与上述凹模内径相对应的尺寸,即Wmm×Wmm×Hmm的方形坯料;
②坯料的变形:对经过步骤①机械加工的镁合金坯料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40-360℃,保温30-50min;将上述模锻模具固定在锻压机的工作台上,对模具进行预热,将预热好的坯料放入模锻模具的凹模内,在液压机的带动下使得模锻模具的凸模通过通孔将坯料压下,使得在模具的成型空间内得到尺寸仍为Wmm×Wmm×Hmm的预变形镁合金坯料;其中,模锻速率2mm/s,模锻过程中用MoS2作为润滑剂;
③循环模锻:取出经步骤②变形的镁合金坯料,将其加热至350℃,保温6min,进行下一次模锻,模锻速率2mm/s,模锻过程中用MoS2作为润滑剂;循环模锻次数为2~6次;
④在循环模锻完成后,将镁合金坯料空冷至室温。
3.一种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挤压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①重熔步骤:从经权利要求2循环闭式模锻所制得的坯料上截取相应尺寸的试样,将试样加热至固相线温度以上2~5℃,保温5~15min;
②触变挤压成形步骤:将挤压模具预热到400℃,将重熔坯料置入挤压模具中,挤压成形,制得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7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热器的管板和封头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丙戊酸钠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