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689.7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军;姜勇强;潘建初;许一辉;贝嘉林;仇振华;王克林;姚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短湿蒸 反应 温度 湿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染色工艺(简称短湿蒸)具有工艺流程短、节省染料、重现性好、得色率高、经济节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印染行业的青睐。该工艺的关键在于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
短湿蒸反应箱内的载热体是干热空气与少量蒸汽的混合气体,目前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均是利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监控反应箱内的蒸汽含量,从而调节温度和相对湿度。这种控制方法主要是对温度进行控制,湿度只是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控制精确性不高,容易影响染色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控制精确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
所述温度控制部分包括:一个蒸汽源,用于向短湿蒸反应箱内提供蒸汽;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用于控制蒸汽的加入量;一个控温气动压力调节器,用于控制其中一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一个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用于控制另一个控温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一个热交换器;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内的实际温度。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内;所述蒸汽源、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控温气动压力调节器以及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外,且所述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位于所述蒸汽源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控温蒸汽管道上。
所述湿度控制部分包括:与温度控制部分相同的蒸汽源;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用于控制蒸汽加入量;一个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用于控制其中一个控湿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一个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用于控制另一个控湿气动调节阀的开启度;两个循环风机;一个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短湿蒸反应箱内的实际湿度;一个排风机。所述两个循环风机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内;所述排风机固定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上方;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以及控湿电/气信号转换器设置在所述短湿蒸反应箱外,且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位于所述蒸汽源与所述循环风机之间的控湿蒸汽管道上。
所述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之间的控温蒸汽管道上还设有一个控温压力容器,所述控温气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控温压力容器连接,且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一个控温压力缓冲气包;所述两个控湿气动调节阀之间的控湿蒸汽管道上还设有一个控湿压力容器,所述控湿气动压力调节器与所述控湿压力容器连接,且连接的管道上还设有一个控湿压力缓冲气包。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处。
所述蒸汽源中的蒸汽为饱和蒸汽。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1)本发明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蒸汽的加入量,从而控制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具有操作简单、控制精确的优点。(2)本发明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均设有两个气动调节阀,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蒸汽的加入量,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3)本发明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还设有压力容器和压力缓冲气包,并且设置在两个气动调节阀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压力的波动而导致气动调节阀产生振荡。因为如果发生振荡,那么排气机在湿度高时就会自动高速运行排出湿气,造成浪费蒸汽。(4)本发明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变送器设置在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处,这样可以快速反应短湿蒸反应箱内的温度变化和相对湿度变化。(5)本发明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采用的蒸汽为饱和蒸汽,这样在较高的温度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湿度,克服了过热蒸汽在较高温度下湿度只能控制在15%以下的局限,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见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短湿蒸反应箱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部分和湿度控制部分。
温度控制部分包括一个蒸汽源11、两个控温气动调节阀12、一个控温气动压力调节器13、一个控温电/气信号转换器14、一个热交换器15、一个温度传感器16、一个控温压力容器17、一个控温蒸汽过滤器18和一个控温减压调节阀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空间地质数据非结构化模式的拓扑发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