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轮组件、起重机的履带式驱动机构及其配合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604.5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尚君辉;章琢;丁美莲;纪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2 | 分类号: | B62D55/12;B62D55/08;B62D5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组件 起重机 履带式 机构 及其 配合 调节 方法 | ||
1.一种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以及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且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防护垫,其中:
所述耐磨防护垫的内表面设置有凹入部分,所述驱动轮的周向外表面分布有两个以上轮齿,且相邻的所述轮齿之间还存在沿所述驱动轮的周向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轮齿为一体式结构的连接筋板;
所述凹入部分与所述轮齿和/或所述连接筋板相配合,且所述耐磨防护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驱动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材料的耐磨性能强于所述驱动轮的制造材料的耐磨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垫为信铬钢材料制成的耐磨复合钢板,或者,所述耐磨防护垫为悍达钢材料制成的耐磨钢板,其中:
所述耐磨复合钢板由基层钢板和耐磨层钢板组成,所述基层钢板为普通热轧钢板,所述耐磨层钢板主要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4%-5%,Cr:30%-40%,Mn: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轮齿之间的连接筋板的外侧面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向外表面相齐平,且在周向上顺次布置的两个所述连接筋板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轮的不同轴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垫上的所述凹入部分的轮廓呈U形、C形或V形,且所述耐磨防护垫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轮齿和/或所述连接筋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紧固件通过所述定位通孔以及所述安装通孔将所述耐磨防护垫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垫包括均为板状的第一竖向侧、第二竖向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竖向侧和第二竖向侧之间的横向联接部,这三者相连并形成所述凹入部分;
所述第一竖向侧以及所述第二竖向侧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垫为由同一板件弯折、冲压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8.一种起重机的履带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链以及与所述履带链相啮合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驱动轮组件,所述耐磨防护垫的外表面与所述履带链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的履带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耐磨防护垫均至少开设有一个定位通孔,每个所述轮齿和/或所述连接筋板上均至少开设有一个安装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向方向相一致;
所述耐磨防护垫包覆于所述轮齿和/或所述连接筋板上,且每个所述耐磨防护垫与所述轮齿和/或所述连接筋板均通过固定件贯穿所述定位通孔以及所述安装通孔互相固定连接。
10.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履带式驱动机构部件配合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a、在所述驱动轮组件的所述驱动轮上安装的所述耐磨防护垫磨损之后,将已磨损的所述耐磨防护垫拆卸下来;
Sb、在所述驱动轮上安装厚度尺寸比所述耐磨防护垫的初始厚度更厚的耐磨防护垫,该更厚的耐磨防护垫的外表面与所述履带链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6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生泳裤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形履带式小型移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