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517.X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奇;李松竹;付景桓;樊康杰;刘小林;王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3 | 分类号: | A61B5/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11233 | 代理人: | 王蕴;王福庄 |
地址: | 1000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 部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测量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国人的脚型测量缺少一个统一适用的标准,在制鞋行业和鞋类产品设计、研发人员对国人的脚型采集过程中,没有专门用于测量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的测量装置,通常只能进行脚长及脚宽的测量,无法方便、快捷地采集到包括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等特征部位的全部数据。这给制鞋行业和鞋类产品设计、研发部门带来很大不便,影响了鞋类合脚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以满足脚型采集过程中对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的测量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尺和手动拨杆,该三角尺为直角三角形,在其斜边的中间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内装入与该凹槽吻合的手动拨杆,该手动拨杆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该三角尺的下锐角处,该手动拨杆的另一端长出该三角尺的上锐角;在该三角尺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以底面直角边为基准起点的高度刻度线。
所述的高度刻度线分别设在该三角尺的斜边和竖立直角边的两侧,每一刻度为1m,每5mm标注一个高度数值,总高度为40-50mm。
所述三角尺的底面直角边和竖立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60mm和50mm,厚度为10mm,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mm和7mm;所述手动拨杆的长、宽、厚为80×2×4mm。
所述的手动拨杆的两端为圆弧形。
所述的销轴采用螺钉和螺母组装而成;在所述三角尺的下锐角处设有孔径略大于所述销轴的销轴孔,在该销轴孔的两端设有扩径沉孔,该螺钉穿过该销轴孔,该螺母和螺钉的螺帽沉入两端的扩径沉孔内。
所述的三角尺和手动拨杆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测量装置上设置了斜向高度和竖向高度刻度线且设计了一个斜向高度面与底边成40度角的测量装置,采集的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数据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弥补了在脚型测量过程中足弓高度和后跟凸点高度不易测量的空白,对鞋类舒适性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测量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受到了鞋类设计、研发人员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为一种测量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的效果图;
图5为图1中三角尺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图6为本发明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发明一种脚部特征部位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尺1和手动拨杆2,该三角尺1为直角三角形,在其斜边的中间设有凹槽5,在该凹槽5内装入与该凹槽5吻合的手动拨杆2,该手动拨杆2的一端通过销轴3铰接在该三角尺1的下锐角处,该手动拨杆2的另一端长出该三角尺的上锐角。在该三角尺1的两侧设有与底面直角边为基准起点并平行的高度刻度线4。
所述的高度刻度线4分别设在该三角尺1的斜边和竖立直角边的两侧,每一刻度为1m,每5mm标注一个高度数值,如5、10、15、……、40(mm)。斜边和竖立直角边两侧的高度刻度线4的高度基准和标注方式相同。
本发明的典型尺寸为:所述三角尺1的底面直角边和竖立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60mm和50mm,厚度为10mm。凹槽5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mm和7mm。所述手动拨杆2的长、宽、厚为80×2×4mm。
所述的手动拨杆2的两端为圆弧形,其铰接端的圆弧(半圆)形状为了使手动拨杆2绕销轴3转动。
所述的销轴3可以采用螺钉和螺母组装而成。在所述三角尺1的下锐角处设有孔径略大于所述销轴的销轴孔6,在该销轴孔6的两端设有扩径沉孔,该螺钉穿过该销轴孔,该螺母和螺钉的螺帽沉入两端的扩径沉孔内。
所述的三角尺1和手动拨杆2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如注塑或机加上。
参见图6和图7,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
1、足后跟凸点高度的测量:将本发明的三角尺1的竖立直角边与足部7的后跟轻触,读取三角尺1竖立直角边与后跟凸点的交点10(参见图6)对应的高度刻度,即是足后跟凸点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未经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移动设备就近互动招车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电化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