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盖板一体式微波隔离器的腔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450.X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36 | 分类号: | H01P1/36;H01P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板 体式 微波 隔离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和射频元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微波隔离器的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铁氧体环形器和隔离器作为一种各向异性元件,在微波和射频通信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其单向传输的特性,可以保护电路中元件免受无用信号的损害,也可以使同一电路实现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双工功能。金属腔体是环形器和隔离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起着机械支撑,器件封装,导磁导电等功能。
现有环形器和隔离器腔体大多采用传统的整体式方式,也有部分采用有底圆腔和底板焊接或铆接在一起的方式。整体式腔体有整体机加工形式和整体烧结或铸造(如200710048117.7号专利)再进行机加工形式两种。整体机加工形式浪费材料,加工成本高,整体烧结或铸造结合机加工方式电磁性能差,制作周期长,小批量制作成本高。有底圆腔和底板焊接式或铆接式(如200910029106.3号专利)是目前成本较低,性能也较好的一种隔离器腔体形式,使用不同的有底圆腔和板的组合也促进了产品的标准化。但由于有底圆腔的加工形式存在一些限制,只在有限的产品形式上有一定优势。无腔形隔离器(如201010271139.1和200910029104.4号专利)目前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实现产业化生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此需要一种微波隔离器腔体,使用冲压等廉价工艺得到各个简单部件,并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腔体,其特点是用料省、工艺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较现有成熟产品低,并可获得同样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冲压等廉价工艺得到简单部件,并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腔体的微波隔离器/环形器的腔体结构,其结构稳定可靠,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有效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盖板一体式微波隔离器和环形器的腔体结构,包括底板、带盖腔体、弹簧片和腔内元件,所述带盖腔体在装入弹簧片和腔内元件后与所述底板联结,构成隔离器元件;所述带盖腔体有三个缺口,便于加工和安装腔内元件。
优选的,所述带盖腔体与所述底板之间为铆接联结或焊接联结。
优选的,所述带盖腔体设有用于铆接联结的多个凸起,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铆接孔。
优选的,所述带盖腔体与所述底板装配前放入腔内元件和弹簧片,使装配后腔内元件固定在腔体内,实现隔离器功能。
优选的,所述底板设有至少四个安装孔,所述至少四个安装孔处还设有用于加厚所述底板的卷边。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腔体。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接口部件,用于兼容不同型号的隔离器或环形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稳定可靠,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方便,有效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板2.腔内元件3.弹簧片4.带盖腔体5.凸起6.凹坑7.安装孔8.卷边9.接口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一体式微波隔离器的腔体结构外壳包括底板1、带盖腔体4两部分,带盖腔体4为半透性圆柱腔,一端为柱面和侧面一体密闭式连通结构,另一端柱面为内凹式结构,带盖腔体4内凹式结构的一端与底板1之间通过铆接联结构成圆柱形空间,铆接联结通过带盖腔体4上的凸起5和底板1上的凹坑7咬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