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基静载荷试验用反力梁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及钢箱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4238.3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洪;王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东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载荷 试验 用反力梁 施加 预应力 方法 钢箱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桩基静载荷试验用反力梁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施加了预应力钢箱梁,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桩基静载荷试验所用的反力梁是普通的钢箱梁,其特点是重量重、特别是在做大吨位静载试验时,需大吨位起重机来安装。有时遇到更大吨位静载试验,现有钢箱梁的强度满足不了试验要求。这就需要制作更大的钢箱梁才能完成试验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桩基静载荷试验用反力梁施加预应力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桩基静载荷试验所用的反力梁在做大吨位静载试验,钢箱梁的强度满足不了试验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预应力钢箱梁,能够满足桩基静载荷试验。
本发明的桩基静载荷试验用反力梁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在钢箱梁中埋设有钢管,钢管内穿若干根钢绞线,在钢箱梁两端头的钢绞线上各设置一个锚具将钢绞线锁住固定,通过张拉千斤顶对钢绞线两端连接进行张拉,使钢箱梁产生预应力。
本发明一种桩基静载荷试验用施加预应力钢箱梁,其结构如下:
在钢箱梁中埋设有钢管,钢管内穿若干根钢绞线,钢管内注有水泥浆将钢绞线包裹,在钢箱梁两端头的钢绞线上各设置一个锚具将钢绞线锁住固定。
钢管内注入水泥浆,将预应力钢绞线完全用水泥浆包住,使预应力钢绞线不能产生锈蚀,同时将锚具周围刷上防锈漆,并用套筒套上,以增强对锚具的保护。
以下计算表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1、施加预应力阶段及计算
在钢箱梁构件中施加预应力,主要是使原先承受拉力的截面,先给它施加一个压力,则施加压力的截面承受压应力,在中性轴以下承受拉应力,施加预应力阶段示意图详见图3,其截面应力图形见图4;其中,Ay是预应力筋面积;σkon是张拉控制应力。
2、计算预应力张拉时产生的附加弯矩
参见图5,在给钢箱梁施加预应力时,对钢箱梁而言就是一个偏心受压构件,则因施加预应力使钢箱梁产生的附加弯矩为:
M=e0 Ayσkon=400×137.41×14×1860×0.75=1073kN·m
在预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弯矩M=1073kN·m ;
3、使用阶段
钢箱梁使用阶段受力过程参见图6和图7:
使用阶段钢箱梁上部受拉下部受压其截面应力见图7剖面当力P达到某一数值时,才能克服预应力张拉时梁上部产生的压应力,求出P值,即是由施加预应力后所提高的承载力。以试验跨度为6m计算
M= PL
式中: M--在力P作用下钢箱梁产生的弯矩(相当于施加预应力后所产生的附加弯矩)
P--试验荷载
L- 钢箱梁跨度
P预=kN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通过施加预应力该钢箱梁可提高715kN的试验荷载。
4、钢箱梁本身的承载力计算
钢箱梁惯性矩I==5646826667mm4
抗弯截面系数ω==12014524mm3
σ=(使用16锰钢板制作,设计强度310MPa)
M=σω=310×12014524=3725kN·M
P钢=kN
总试验荷载P总=P预+P钢=715+2483=3198kN
可提高承载力715/2483=28.8%
5、分析比较
钢箱梁重(0.38×6+0.9×6)×0.02×2×7.85=2.41T
预应力钢绞线重11.01×6.5×14=1kN
施加预应力前单位重量承载力=103 kN/kN
施加预应力后单位重量承载力=127 kN /kN
单位重量承载力提高127-103=24kN/kN
提高24/103=23.3%
6、结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东,未经王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