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废料制备氧化锆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093.7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斌;李联和;刘革命;杨惠明;胡志军;王文平;谢楠;彭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氧化锆 陶瓷 磨削 加工 废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废料的回收,属于结构陶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氧化锆陶瓷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氧化锆陶瓷产品被投入市场,但在氧化锆陶瓷的生产过程中,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必须经过磨削加工,在该加工过程中磨削量约占氧化锆陶瓷粗产品5~20wt%,而成为废料,目前尚未见相关处理方法,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普遍的观念认为该氧化锆陶瓷制成品的磨削废料已经过高温烧成,其晶体已转化为稳定的立方相或四方相晶体,而且在磨削过程中混入的各种杂质,如: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等砂轮有机结合剂,约占该废料干基重量1%;金属或合金中铜、铁等砂轮结合剂,占该废料干基重量约0.5%;砂轮上磨削掉下的金刚石或氧化铝等,占该废料干基重量约1%。致使氧化锆的磨削废料难于再回收利用。通常作为无害工业垃圾采取填埋等简单处理方式,不但浪费资源,还对堆放或填埋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本发明对氧化锆陶瓷磨削废料进行回收利用,制备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实现,解决主要技术问题是:①根据需要对回收料进行除杂、提纯:将废料过滤,去除颗粒较大的杂质;用酸溶解废料中的铜、铁等金属杂质,经洗涤、过滤,使金属杂质溶解于水后去除;②利用有机物及金刚石在1000℃以上的氧气或空气气氛中氧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气体,从而去除有机物和金刚石,从而获得纯化的废料。③保证回收废料所制备陶瓷的性能:根据需要在纯化后的回收料中添加稀土氧化物或者其他化合物,使得烧结后的陶瓷产品性能达到实际需求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收集的氧化锆陶瓷磨削废料浆料经过滤除去较大颗粒,静置沉淀,分离上层液体,保留沉淀物;在沉淀物中加入酸溶液和纯水,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沉淀物,干燥和灼烧后获得纯化的磨削废料;根据生产需要,在纯化的磨削废料中加入稀土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混合后制备粉体,然后经过成型,烧结制备成陶瓷产品。
本发明回收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废料制备氧化锆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回收的氧化锆陶瓷磨削废浆料过100目筛后,弃除筛余物,静置澄清或过滤收集废料;
步骤二:在收集的废料中加入酸或酸及氧化剂反应;
步骤三:将反应后的浆料进行过滤、洗涤、灼烧;
步骤四:加入稀土氧化物和/或氧化锆将灼烧后的物料调整组成至包括70%~98wt%ZrO2及2%~20wt%稀土氧化物,直接粉碎至D50≤10μm成为粉料,或者粉碎至D50≤10μm后造粒成D50为10μm~40μm的造粒粉料;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粉料经过成型、烧结后制备成锆陶瓷。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是步骤四所述稀土氧化物为Y2O3、Pr6O11、CeO2、Gd2O3中的至少一种。加入稀土草酸盐或碳酸盐也能起到同样作用。
本发明再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的酸为硫酸、硝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硝酸盐、氯酸、高氯酸或高锰酸钾。
本发明再一优选方案是所述反应温度为55℃~70℃。
本发明再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灼烧的温度为1000℃~1200℃。
本发明再一优选方案是步骤四所述调整组成包括调整组成至含0.5~25wt%Al2O3和/或0.5~5wt%TiO2。
在步骤二中废料中的铜、铁等金属、合金或其氧化物,在盐酸、硫酸、硝酸、乙酸、氯水、高氯酸、氯酸等酸及双氧水、硝酸盐、亚硝酸盐、高氯酸盐、高锰酸钾、高锰酸钠、氯气、重铬酸钾、臭氧过碳酸钠等氧化剂共同作用下转变为相应金属盐溶于水中,经过滤及洗涤分离。相关化学反应式:
M-ne=Mn+
MnOm+2mH+→nMk++mH2O
其中M为铜、铁等金属或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