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去装置以及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049.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下部静男;井上贵裕;小谷淳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58/04 | 分类号: | D06F58/04;D06F58/02;D06F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去 装置 以及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除去由衣物产生的纤维屑的除去装置以及组装有该除去装置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衣物的烘干机或不仅具备烘干功能而且还具备洗衣功能的洗衣烘干机等烘干装置,一般将已加热的烘干空气供给到收容衣物的滚筒内来烘干衣物。
在向衣物吹出烘干空气的烘干处理中,由衣物产生纤维屑(碎线头等尘埃成分)。纤维屑通过烘干空气而在烘干装置内循环。
如专利文献1所示,大多烘干装置具备设置在用于循环烘干空气的循环系统中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捕捉在烘干空气中浮游的纤维屑。
专利文献1的过滤装置能够从烘干装置拆卸下来。因此,使用者可从烘干装置拆卸过滤装置,并将过滤装置清扫。
如上所述,已加热的烘干空气通过过滤装置,所以,因来自烘干空气的热传导,过滤装置容易成为高温。因此,为了除去过滤装置,使用者需等待过滤装置冷却下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7985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促进冷却的结构的除去装置以及组装有该除去装置的烘干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除去装置,从在烘干衣物的烘干装置的主筐体内循环的烘干空气中除去纤维屑,包括:筐体,可从所述主筐体拆卸下来;盖体,以能够取出所述筐体的方式覆盖形成于所述主筐体的取出口;以及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筐体,用于除去所述纤维屑,其中,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筐体,所述筐体包含规定相对于所述盖体而凹陷的凹区域的凹壁、以及从该凹壁立起设置的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烘干装置,用于烘干衣物,包括:烘干槽,用于收容所述衣物;循环系统,使烘干所述烘干槽中的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以及主筐体,收容所述烘干槽以及所述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循环系统包含从所述烘干空气除去纤维屑的除去装置,所述除去装置包括:筐体,可从所述主筐体拆卸下来;盖体,以能够取出所述筐体的方式覆盖形成于所述主筐体的取出口;以及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筐体,用于除去所述纤维屑,其中,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筐体,所述筐体包含规定相对于所述盖体而凹陷的凹区域的凹壁、以及从该凹壁立起设置的肋。
根据所述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除去装置以及烘干装置能够促进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烘干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过滤装置、管组件、送风机、加热器及管路的概略配置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热交换器及过滤装置的后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所具有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过滤装置所具有的下侧组件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烘干机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过滤装置所具有的上侧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正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的右侧视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概略剖视图。
图18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概略正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及旋转突起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二筐体及支撑筒的图。
图21是表示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所具有的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的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第二筐体的第一支撑筒与第一筐体的第一旋转突起的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第二筐体的概略剖视图。
图24是图13所示的上侧组件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上侧组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除去装置及烘干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表示“上”、“下”、“左”或“右”等方向的用语仅是用于明确说明,并不用来限定除去装置及烘干装置的原理。
(烘干机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4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引出端子自密封端盖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