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877.8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2 | 分类号: | A01N57/12;A01N47/34;A01N47/06;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敌敌畏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敌敌畏(Dichlorvos)化学名称:0,0-二甲基-0-(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分子式:C4H7CL2O4P。水中溶解度约8g/L(25℃),与芳香烃类、醇类和氯化烃完全混溶,中度溶于柴油、煤油、异链烷烃类和螺虫乙酯之中。对热稳定,在水和酸性液中慢慢水解,碱性液中水解迅速。敌敌畏是一种叶面喷雾用的杀虫剂,高效、速效、广谱,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效好。其蒸气压高,对同翅目、鳞翅目昆虫有极强击倒力。施药后易分解,残效期短,无残留。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化学名称:4-(乙氧基羰基氧基)-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分子式:C21H27NO5。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少有的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有杀虫剂,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它是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生物合成导致幼虫死亡,降低成虫的繁殖能力。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有效地防治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同时可作为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管理的重要品种。
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化学名称:(E+Z)-[2-(4-氰基苯)-1-[3-(三氟甲基)苯]亚乙基]-N-[4-(三氟甲基)苯]-联氨羰草酰胺,分子式:C24H16F6N4O2。氰氟虫腙是一种脲类杀虫剂,冷、热贮存稳定(54℃)。主要是胃毒作用,带触杀作用,阻碍神经系统的钠路径引起神经麻痹,防治鳞翅类和鞘翅类害虫,对哺乳动物和非靶标生物低风险。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敌敌畏和螺虫乙酯、氰氟虫腙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敌敌畏和螺虫乙酯、氰氟虫腙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敌敌畏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一种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60~8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敌敌畏,活性成分B选自螺虫乙酯、氰氟虫腙中之一种。
所述的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50∶1。
所述的含敌敌畏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30~40∶1。
所述的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敌敌畏与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20∶1~1∶5。
所述的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敌敌畏与氰氟虫腙的重量比为15∶1~1∶5。
所述的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所述的含敌敌畏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茶树、桑树、棉花、水稻、小麦上害虫的用途。
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包括:菜青虫、蚜虫、小卷叶蛾、食叶害虫、尺蠖、造桥虫、黏虫、飞虱、稻飞虱、甜菜夜蛾、烟粉虱、介壳虫、卫生害虫、储藏害虫。
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8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2%~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