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色硬质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756.3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档妮;刘盼;李鹏;闫松明;段新勇;周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4 | 分类号: | C03C1/04;C03C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硬质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玻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红色硬质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玻璃是具有良好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的玻璃,其线膨胀系数在(40-60)×10-7℃-1之间,化学稳定性在耐水性I-II级之间,只有极个别的为III级。此类型玻璃如Jena20、中国2#、前苏联846#等。硬质玻璃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高硼的,一种是少硼的。硬质玻璃中碱金属R2O含量一般小于10%(质量分数),通常在6%左右,碱金属含量远少于普通玻璃的碱金属含量(普通玻璃的碱金属含量在14%左右)。所以对硬质玻璃进行表面扩散着色一般都为银铜扩散,颜色以棕色为主,而很难做出鲜艳的红色。主要原因是由于硬质玻璃的碱金属离子含量低,造成铜离子进入硬质玻璃试样的迁移速率非常小,试样无法显示鲜艳的红色。另一方面,由于硬质玻璃是一类优良的仪器玻璃,是盛放化学品必不可少的仪器,由于仪器玻璃都刻有刻度,应用中发现棕色刻度线颜色没有红色鲜艳,这对仪器玻璃的使用造成的一定的影响,这极大影响了硬质玻璃仪器的使用效果。
目前红色玻璃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温熔融而形成的本体着色红色玻璃;一种是通过玻璃表面离子扩散而形成的红色玻璃。熔融法制备的红色玻璃包括硒镉红、金红、锑红和铜红等。熔融法制备的红色玻璃不但着色剂用量较大,而且该方法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熔制,同时该方法通常还需要对制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二次显色,以达到制备颜色鲜艳的红色玻璃的目的,因此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表面离子扩散着色工艺操作简练,成本低廉,印制效果好,耐久不脱落,且耐高温,耐侵蚀。可用于玻璃计量仪器及器皿的商标、度线、图案等的印制,也可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作。铜红扩散着色玻璃是1932年由波希米亚人研制成功的。铜红扩散着色玻璃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两步:第一步是铜离子与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交换,使铜离子进入玻璃中;第二步是将交换后的制品在还原气氛中处理,使交换后的铜离子还原为金属铜,从而达到显红色的目的。因此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另外,还有一种通过用着色离子熔盐进行扩散着色,常用的熔盐由氯化亚铜、氯化亚铜加硝酸银等,熔盐的加热温度为450~600℃,该方法所制备的红色玻璃同样需要在还原气氛中处理,而且,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熔盐中的铜离子的浓度将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使得所制备的制品颜色不一致,另外,该方法使得玻璃的两面都着成红色,而且铜盐用量较大([1]王承遇.玻璃表面装饰[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0:124-135[2]王承遇,陶瑛.玻璃表面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32-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