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自动报警的吊针滴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725.8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韦达;韦迦;韦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世恩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08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自动 报警 滴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吊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报警的吊针滴管。
背景技术
医疗用重力式静脉输液器,又称为吊针,主要用于静脉输液治疗。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医院里常见的吊针包括由输液管1依次连通的输液瓶2、滴管3、流量调节器4及针头5,为了防止输液没有后的血液回流,一般在病床附近设置报警器,通过人为手动触发报警按钮6,实现蜂鸣器7的报警,提醒护士及时换药或拔针。但是,由于无法自动报警,只能依赖人的视觉发现,并用按钮6来报警,经常会存在疏忽而未能及时报警,从而引发血液倒流入输液管1内,一旦造成血液凝固,必须重新扎针输液,甚至导致医患间的纠纷。为了防止此类事的发生,有的医院已派专人在输液室内巡视,但仍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利用激光设备来对输液进行检测,以实现自动报警,但是这些设备不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就是使用不便、容易受干扰、不够实用,致使其很难在多数医院中实现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报警的吊针滴管,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根据滴管内药液量及时作出自动报警,避免血液回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能够自动报警的吊针滴管,包括壳体,壳体上、下端通过输液管分别与输液瓶、针头相连,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浮体,浮体底部设有磁性块,壳体下端外部还设有与磁性块相对应且用于控制报警器的接近开关。
所述的壳体由上、下壳连接构成,上壳由软质透明塑料制成,下壳由硬质透明塑料制成,上、下壳之间通过粘结密封。
所述的壳体与浮体之间还设有导向机构。
所述的导向机构为均匀设于下壳内壁上的数根导向凸轨,所述的浮体设于导向凸轨所围成的导向机构内。
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均匀设于浮体外壁上的数个支架和分别设于支架端部的滑轮。
所述的上、下壳的连接处水平设有一用于限制浮体向上超浮的格栅板。
所述的上壳的顶端开有进液孔,输液瓶的输液管从进液孔穿入;所述的下壳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液孔,并通过出液孔与连通至针头的输液管相连。
所述的磁性块底部与浮体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2~4mm。
所述的浮体与磁性块呈圆柱体结构,磁性块直径小于浮体直径,并与壳体互为同轴,并且壳体底部呈与磁性块相同的平底状。
所述的接近开关固设设于支撑架上,并且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报警器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能够自动报警的吊针滴管包括壳体,壳体上、下端通过输液管分别与输液瓶、针头相连,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浮体,浮体底部设有磁性块,壳体下端外部还设有与磁性块相对应且用于控制报警器的接近开关。当输液瓶内药液用完而使得滴管内液面下降时,浮体随液面下降,并通过与之一起下降的磁性块触发接近开关,以此来控制报警器的自动报警,及时提醒护士进行换液或拔针,避免发生血液回流。通过设置导向机构,能够减小浮体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将磁性块底部与磁性块底部设计具有高度差,如此在发出报警之后,使得滴管内还留有供延时输液的药液,从而更加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吊针及手动报警的原理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的滴管的吊针自动报警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滴管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导向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世恩,未经韦世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丰胸健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