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悬架及应用该平衡悬架的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53512.5 | 申请日: | 2012-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季;陈晓磊;方士国;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21/045 | 分类号: | B60G21/045;B60G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悬架 应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平衡悬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平衡悬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多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凸起或坑洼的情况时,会造成各桥之间的载荷不均匀,影响整体驱动力的发挥或者造成单桥超载;另外,汽车制动时也会因载荷转移而影响制动效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多轴汽车上通常采用平衡悬架。
请参考图1,图1为平衡悬架与双后桥装配的结构简图。
如图1所示,平衡悬架3′包括平衡轴31′、平衡轴座32′,连接于平衡轴31′上方的板式弹簧33′,板式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第一后桥1′、第二后桥2′连接。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第一后桥1′、第二后桥2′的载荷不一致,板式弹簧33′绕平衡轴31′的轴向中心线旋转,对第一后桥1′、第二后桥2′起到平衡补偿的作用。
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平衡悬架3′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平衡悬架3′包括用于连接板式弹簧33′和平衡轴31′的板式弹簧座34′,平衡轴31′通过外侧轴承35′、内侧轴承36′与板式弹簧座34′连接,板式弹簧座34′内设有润滑油,轴承浸泡在润滑油中,以减小轴承的磨损。内侧轴承36′与平衡轴座32′之间设有挡圈312′,挡圈312′与平衡轴座3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11′,用以加强挡圈312′与平衡轴座32′之间的密封性。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当平衡轴31′、板式弹簧33′等受到向上的重载荷时,平衡轴31′会产生向上的弯曲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密封圈311′逐渐受到磨损,导致板式弹簧座34′中的润滑油沿挡圈312′与平衡轴31′之间的间隙-挡圈312′内侧壁与平衡轴座32′外侧壁之间的间隙泄漏,进而导致轴承和平衡轴31′的磨损失效,缩短轴承和平衡轴31′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的平衡悬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避免弹簧座中的润滑油发生泄漏,延长轴承和平衡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平衡悬架,该平衡悬架能够避免板式弹簧座中的润滑油发生泄漏,进而避免轴承和平衡轴严重磨损,延长轴承和平衡轴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平衡悬架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平衡悬架,包括平衡轴和套装于所述平衡轴外部的平衡轴座,以及设于所述平衡轴座外侧,且通过外侧轴承、内侧轴承与所述平衡轴连接的板式弹簧座,所述板式弹簧座内设有润滑油;所述平衡轴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所述平衡轴座的外侧壁、所述内侧轴承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轴肩的外侧与所述板式弹簧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轴肩的内侧与所述板式弹簧座之间安装有防尘罩,且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平衡轴座的外侧壁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侧轴承、所述内侧轴承均为球面轴承。
优选地,所述板式弹簧座外侧连接有轴盖,且所述板式弹簧座与所述轴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平衡悬架,其平衡轴上设有轴肩,轴肩的内侧壁、外侧壁分别与平衡轴座的外侧壁、内侧轴承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采用这种结构,当汽车重载时,会引起平衡轴向上或向下弯曲变形,导致板式弹簧座内的润滑油有沿内侧轴承与平衡轴之间的间隙泄漏的趋势,此时内侧轴承与平衡轴座之间的轴肩堵住了板式弹簧座内的润滑油的泄漏通路,相比较现有技术中内侧轴承与平衡轴座之间设置挡圈、油封的结构,避免板式弹簧座中的润滑油在油封磨损后沿挡圈与平衡轴之间的间隙泄漏,进而避免轴承和平衡轴由于缺少润滑油的润滑而发生严重磨损的现象,大大延长轴承和平衡轴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一后桥和第二后桥;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平衡悬架,所述平衡悬架设于所述第一后桥与所述第二后桥之间。
由于上述平衡悬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平衡悬架的汽车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平衡悬架与双后桥装配的结构简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平衡悬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悬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