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热泵热水器及其变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464.X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珠;李绍斌;欧阳光;袁明征;黄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热水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10);
换热管(20),位于所述水箱(10)内,并具有多条并联的换热管支路(21、22、23);
变频压缩机(30),与所述换热管(20)串联连接;
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需求信号控制多条并联的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的开通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用户需求信号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且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的不同的开通数量对应所述变频压缩机(30)的不同的运行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上均设置有一个受控于所述控制器的电磁阀(2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包括三条并联的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内设置有水箱内胆(11),三条并联的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均位于所述水箱内胆(11)的内部或均紧贴于所述水箱内胆(11)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胆(11)内设置有将所述水箱内胆(11)分隔成上部空间、中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第一绝热隔板(13)和第二绝热隔板(15),所述第一绝热隔板(13)和所述第二绝热隔板(15)上均设置有流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三条并联的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上部空间、所述中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控制信号触发装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触发装置产生的不同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30)的工作频率和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的通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触发装置包括用水量控制触发装置,所述用水量控制触发装置用于产生用水量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水量触发信号分别发出相互对应的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30)的运行频率的压缩机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一条或多条所述换热管支路(21、22、23)的通断的换热管支路通断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触发装置还包括快速加热触发装置,所述快速加热触发装置用于产生快速加热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快速加热触发信号发出用于控制一条换热管支路接通而其余支路切断的单支路接通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压缩机(30)在中频运行的中频控制信号或在高频运行的高频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控制单元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变频热泵热水器工作时检测所述水箱(10)的出水口的水温,当所述水温低于预定值时,所述快速加热触发装置被触发产生快速加热触发信号。
12.一种变频热泵热水器的变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信号;
根据所述用户需求信号控制换热管支路的开通数量以及变频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
所述换热管支路开通一条时,所述变频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
所述换热管支路开通两条时,所述变频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运行;
所述换热管支路开通三条及以上时,所述变频压缩机以第三频率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率大于等于1赫兹并小于30赫兹;
所述第二频率大于等于30赫兹并小于90赫兹;
所述第三频率大于等于90赫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4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