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804.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门框 立柱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切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车辆门框立柱的加工,通常采用锯切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201446558U所公开的“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固定框的切割机”,这种切割加工的生产方法不但效率低下,产能偏低,锯切一根此类产品,需要30秒至60秒;而且成本高,制造一台锯切机的成本需要15万元左右,一个锯片的成本是千元左右。锯片寿命按2000PCS计算,每切割一根立柱的成本为0.5元,产量按5年100万计算,锯片成本为50万元,因此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
如果采用冲切的方式来切断立柱,需要克服不少困难,首先,产品插入冲切模型腔很困难,需要增大插入的间隙,而且产品是采用剪切的方式切断的,间隙过大,产品冲切后会产生拉断的毛刺,产品变形会增大。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采用冲切来切断车辆门框立柱的模具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并且成本低易于加工的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依次紧贴设有竖直的静模固定板、动模滑动座,所述静模固定板的中间嵌入设有一竖直的静模,该静模内具有供待加工的工件插入的间隙,所述动模滑动座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槽,该槽内插入设有一沿该槽上下运动的动模固定座;
该动模固定座与所述静模的位置相匹配的部位设有一竖直的缺口,并且该缺口内设有上下对置的上动模和下动模,该上动模和下动模之间具有供待加工的工件插入的空隙;
该上动模的上方固定有一受所述上模板驱动的打块,该打块伸出于该动模固定座以及该动模滑动座,并且所述动模固定座的底部具有第一弹性件使该动模固定座具有向上的趋势,所述上动模和该下动模之间具有第二弹性件使两者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槽沿竖直方向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动模固定块的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也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上动模上方的动模固定座上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具有一与上动模固定连接并将其定位在缺口内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打块。
为了防止动模从动模固定座以及动模滑动座中掉出,所述动模滑动座相对于该静模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一竖直的动模外盖板,所述动模外盖板的中间设有一通孔以露出部分该上动模和下动模,并且供待加工的工件穿过。
为了防止静模固定座、动模滑动座以及动模外盖板上下位置的错开,所述静模固定座、动模滑动座以及动模外盖板的上方设有上盖板。
所述槽的下方连通至下模板,所述槽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即为所述的第一弹性件。
为了限定上模板向下运动的范围以及使上模板向下的运动具有导向,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还设有相对应设置的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上、下动模的结构具体为,所述上动模和下动模包括两侧的连接部和位于中间的剪切部,所述上动模的剪切部和下动模的剪切部的厚度较薄,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该空隙的形状与待加工的工件相匹配。
为了更好地连接定位所述上、下动模之间的位置,所述上、下动模的连接部的相对的面上分别具有弹簧孔,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就位于所述弹簧孔内。
优选地,在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自然状态下,所述上动模和下动模之间的间隔高度为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采用动模一分为二、并用弹性件顶开的结构,这使得在产品插入时上下动模之间的空隙放大,冲切时上下动模之间的空隙变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产品难插入和冲切变形大的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辆门框立柱冲切模具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状态下在静模固定板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状态下在动模滑动座处的剖视图。
图5为上、下动模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上、下动模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配电柜的泄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机保温防火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