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容许间隙补偿能力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456.3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H-U·菲格;K-H·科尔布伦纳;M·科尼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容许 间隙 补偿 能力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第一部件紧固到第二部件、且具有自动补偿这些部件之间的容许间隙的紧固装置;以及具有安装好的紧固装置的部件;以及紧固装置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类型的具有容许间隙补偿能力的紧固装置。通常,具有容许间隙补偿能力的紧固装置包括调节套管,所述调节套管具有所谓的“随动部分”或“拖动部分”,其可与紧固用螺纹件形成摩擦锁定连接。当紧固用螺纹件旋转时,则调节套管随紧固用螺纹件一起旋转,直到所述套管抵靠隔开一段距离布置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当紧固用螺纹件进一步旋转时,随着扭矩的相应增大,紧固用螺纹件和随动部分或拖动部分之间的摩擦锁定连接被克服,从而使得两个部件可通过紧固用螺纹件经由调节套管强制性地保持在一起。
EP1666342B1描述了这样的紧固装置,其具有布置在所述紧固用螺纹件上的随动或拖动部分。特别地,随动部分包括变形的螺纹区域,其不能旋拧入补偿元件的内螺纹中。因此,首先补偿元件通过所述紧固用螺纹件随着紧固用螺纹件一起旋转。只有当补偿元件抵靠一个部件时,才可克服锁定扭矩,以使变形的螺纹区域进入补偿元件的螺纹中。除了随动或拖动元件自身,容许间隙补偿元件沿径向和轴向都具有占用空间的设计,从而在两个部件之间的安装中必须提供相应的大空间。
EP1260717公开了紧固装置,其中,同样也是紧固用螺纹件带动补偿元件随其一起旋转。该共同旋转是由于例如紧固用螺纹件的螺纹涂覆有摩擦剂或类似物,从而需要高扭矩来将紧固用螺纹件旋拧入补偿元件的螺纹中。因而,补偿元件随紧固用螺纹件一起旋转,直到补偿元件抵靠相对的部件。
在WO2010/066363A1的紧固装置中,提供补偿元件,其内部类似于随动套管的内部。由于该塑料随动套管与紧固用螺纹件的外径相比而言减小的直径,因此该塑料随动套管提供用于紧固用螺纹件的摩擦锁定连接。在该基础上,紧固用螺纹件带动补偿元件随其一起旋转,直到补偿元件抵靠相对的部件。与补偿元件一起的塑料随动套管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比紧固用螺纹件的外径小。因此,需要较高的扭矩来将紧固用螺纹件旋拧入该塑料套管中,以使紧固用螺纹件首先带动补偿元件随其一起旋转。该紧固装置沿径向和轴向也都需要大的容纳空间,因此在空间有限的场合是不利的。而且,在安装过程中,紧固用螺纹件必须完全通过塑料套管,这由于增大扭矩而延长了安装紧固装置所需的时间。如果塑料套管尺寸太短或太软,则紧固用螺纹件可能以不利的方式通过。
根据上面讨论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基本问题是提供用于将部件B紧固到部件A的紧固装置,其具有对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容许间隙补偿的能力,所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需要小的容纳空间,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安装。
发明内容
上述基本问题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紧固装置、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具有安装好的紧固装置的部件、并且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2的紧固装置的安装方法来解决;其中,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紧固装置用于将第一部件紧固到第二部件,并且能够自动补偿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的容许间隙。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变体、修改形式和进一步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和与附图结合的说明书中列出。
本发明的紧固装置具有以下特征:固定元件和调节元件,两者可通过呈具有第一螺纹方向的第一螺纹对形式的所述固定元件的外螺纹和所述调节元件的内螺纹旋拧在一起;其中紧固用螺纹件可通过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方向的第二螺纹对旋拧入所述固定元件中,并且所述紧固用螺纹件能够经由随动或拖动元件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调节元件,从而当所述紧固用螺纹件旋转时,所述调节元件随所述紧固用螺纹件一起旋转,并且由此为了实现容许间隙补偿的目的使所述调节元件移动至与第二部件邻接;其中,所述随动或拖动元件具有弹力加载环,所述弹力加载环沿所述调节元件的轴向被弹力加载,所述随动或拖动元件具有随动元件螺纹和可克服的随动元件螺纹阻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伯尔霍夫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