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支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265.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林;孙业民;刘泽;陈文菁;潘武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48;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支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LED支架,包括至少一对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的第一绝缘本体、及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外的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收容腔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电端子包括露出于所述收容腔体底面的固焊区、自固焊区末端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后以一定角度倾斜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末端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后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及自第二延伸部折弯形成第三折弯部后延伸形成的焊接部,所述固焊区靠近第一折弯部一端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折弯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部与焊接部之间还设有第三延伸部与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延伸部是自第三折弯部末端向下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的,所述焊接部是自第三延伸部末端折弯后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的,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底部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与垂直方向呈0°-45°夹角向内延伸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与垂直方向呈12°-18°夹角向内延伸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固焊区靠近第一折弯部位置上设有被第一绝缘本体填满的第一贯通孔,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第二折弯部上设有被第二绝缘本体填满的第二贯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自第二折弯部倾斜向外延伸形成的,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远小于第一延伸部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LED支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提供与料带连接的至少一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焊区;
b. 将连接料带的导电端子进行第一成型操作并形成第一绝缘本体,此时,所述导电端子的固焊区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
c. 先将导电端子与料带切断,随后将与第一绝缘本体成型后的导电端子在固焊区的末端进行第一次折弯后向下并向内以倾斜于垂直方向0°-45°的倾斜角度调整导电端子并由此形成第一折弯部、及与垂直方向呈0°-45°夹角的第一延伸部,随后,将导电端子在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向外进行第二次折弯并形成第二折弯部;
d. 将所述进行了两次折弯后的导电端子及第一绝缘本体进行第二成型操作并形成包覆于第一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二绝缘本体,此时,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折弯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
e. 将所述位于第二绝缘本体外的导电端子进行第三次向下折弯并形成第三折弯部及位于第二折弯部与第三折弯部之间的第二延伸部,随后再次将导电端子在第二绝缘本体底部进行第四次折弯后向内延伸并由此形成第四折弯部、位于第三折弯部与第四折弯部之间的第三延伸部、及位于第二绝缘本体底部下的焊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支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与垂直方向呈12°-18°夹角向下并向内延伸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LED支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固焊区靠近第一折弯部位置上设有被第一绝缘本体填满的第一贯通孔,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延伸部、第二折弯部上设有被第二绝缘本体填满的第二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LED支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延伸部是自第二折弯部倾斜向外延伸形成的,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远小于第一延伸部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2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三辊速度补偿装置
- 下一篇:包缝机缝线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