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及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378.5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宋丽红;高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18 | 分类号: | B23K26/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驱动 非金属 方法 实现 装置 | ||
1.一种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激光器产生一束激光入射到沉积在一光学玻璃上的烧蚀层,使烧蚀层材料瞬间蒸发、气化和电离,产生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由于受光学玻璃的约束,等离子体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作用在烧蚀层另一面上、且位于入射区前面的一非金属薄膜上,从而将剩余的非金属薄膜剪切,并将其以高速驱动,从而形成超高速飞片。
2.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脉冲宽度为纳秒和皮秒量级的激光器作为发光源,该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先经过一聚光镜形成一束光,在一束光的投射方向上放置有一光学玻璃,该光学玻璃的背面依次设有烧蚀层和非金属薄膜,所述烧蚀层由反射率小于10%的物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蚀层的材料为Al、炭黑、Ha、Ti和Ge。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蚀层的厚度m为:
其中,A:烧蚀层材料的原子量;
Z:等离子体的平均电离电荷;
I:入射激光能量密度,单位为W/cm2;
λ:入射光波长,单位为nm;
τ:激光脉宽,单位为n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激光驱动非金属飞片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薄膜厚度d为:d>Vcβτ;
其中,Vc:冲击波在基底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单位为m/s;τ:激光脉宽,单位为ns;β为常数,取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3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阴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