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1270.6 申请日: 2012-03-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132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尹宜农;陈娇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3/02 分类号: A01N63/02;A01P7/0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菜青虫 颗粒 病毒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病毒原药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的高效制备方法,适用于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制备及生物防治。

背景技术

菜粉蝶又名菜白蝶、白粉蝶,为菜青虫的成虫形态。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是世界性害虫,我国各省几乎均有分布。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尤喜甘蓝、花椰菜、球茎甘蓝,还可危害芜菁、白菜、青菜、萝卜、油菜和芥菜等, 给广大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菜青虫是咀嚼式口器,以取食叶片为主,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以上的幼虫食量显著增加,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存叶脉、叶柄、苗期受害时整株枯死。幼虫排出的粪便污染叶球和叶片,遇雨可引起腐烂。被害的伤口易诱发软腐病。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菜青虫的发生和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是一种新型活体病毒杀虫剂,其杀虫机理是颗粒体病毒经害虫取食后直接作用于害虫幼虫的脂肪体和中肠细胞核,并迅速复制,导致幼虫染病死亡。菜青虫感染颗粒体病毒后,很快体色由青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最后变为黄白色,体节肿胀,食欲不振,直至死亡。该病毒通过病虫粪便及死虫感染其他健康菜青虫,在田间引起“瘟疫”,导致大量幼虫死亡。该病毒专一性强,只对靶标害虫有效,不影响害虫的天敌,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是防治目标害虫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安全环保,不杀伤害虫天敌,如草蛉、瓢虫、马蜂等,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控制害虫种群增长的目的,持效期长达10-15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制备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减少了建造温室大棚的投资成本,降低了菜青虫饲养及保育种虫成本,减少了水、电、消毒灭菌药剂等能源消耗,该方法可获得大量菜青虫病毒原材料,同时减少了建造温室大棚的投资成本。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1)选择适宜时间(每年2 月4-6日)借助农民常规蔬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种植春甘蓝苗(农民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方法);

(2)在甘蓝苗周边播种油菜、花菜;其中所述播种油菜、菜花在2月份3-5日。

(3)观察并记录菜粉蝶引诱效果和产卵量;

(4)观察并记录菜粉蝶幼虫孵化情况,当幼虫达三龄时喷施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液感染;所述的幼虫达三龄时喷施为70%幼虫达三龄。

所述的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感染液制备:将挑选的典型病死虫经研磨、过滤、离心提纯(镜检无杂质)后装入容器内作病毒原液置冰箱保存。用电镜计数方法测定病毒原液浓度,用公式:原液浓度÷所需浓度-1=稀释倍数制备1×109PIB/毫升的感染液。

(5)收集感病死虫;所述的收集感病死虫为9天后开始收集。

(6)收集完毕后,田地消毒施肥,播种下一茬秋甘蓝,按上述(1)—(6)方法再次收集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其中所述的喷施的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液为109PIB/mL。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菜粉蝶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条件下飞翔产卵的生活习性,如在相对固定空间(即3-5m3)飞翔一次产卵1粒,而其在田间产卵量多而且比较集中,便于得到大量的幼虫而接种病毒获得病毒原材料,因此,本发明的高效制备菜青虫颗粒体病毒的方法在获得大量菜青虫病毒原药的同时减少了建造温室大棚的投资成本,降低了菜青虫饲养及保育种虫成本,减少了水、电、消毒灭菌药剂等能源消耗,此外,取材方便,只要甘蓝地周围有菜粉蝶就可使用。田地消毒施肥,播种下一茬秋甘蓝,按上述方法再次收集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每亩可收集死虫25-30公斤。本发明减免了大棚温室的基建投资;减少了菜青虫饲养技术工人和保育种虫的成本;减少了水、电、消毒灭菌等药剂的消耗;取材方便,只要甘蓝地周围有菜粉蝶就可使用本发明。在室内生产1公斤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成本需5000-8000元,而本技术生产成本仅需2000-4000元,节约成本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A、选择适宜时间(每年2月4或5或6 日)借助农民常规蔬菜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种植春甘蓝苗(只是农民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及方法);

B、在甘蓝苗周边播种油菜、花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