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鳕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790.5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亚;李富威;樊祥;宋青;褚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鳕鱼 成分 实时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食品或饮料中鳕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鳕鱼是主要食用鱼类之一。目前鳕鱼主要出产国是加拿大、冰岛、日本、挪威及俄罗斯。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也较昂贵,每斤在百元以上。然而,目前鳕鱼及其制品的造假掺伪现象严重。2009年9月,北京媒体以《超市“鳕鱼”多非真品,食用或有腹泻等不良反应》为题报道了类似情况。
从2009年开始,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过将油鱼冒充鳕鱼卖,导致消费者出现腹泻问题的报道。据称几年前麦当劳使用的鳕鱼也是油鱼。油鱼是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通称,外形与鳕鱼长得有些近似,但并非一个种群。油鱼含有人体不能消化的蜡脂,人体难以消化;部分人食用油雨后会累积于直肠,会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油鱼的商业价值并不高,属低价鱼类,因为含油量高,主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油鱼已被欧美多个国家列入禁止食用名单,不少国家禁售或不建议国民食用油鱼。美国曾于上世纪90年代禁运该鱼,现已经解禁,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仍然反对进口和州际交易油鱼。日本厚生劳动省列油鱼为“有毒鱼”,禁止入口。欧盟出售蛇鲭科鱼制品时,须以包装形式出售;必须加上适当标签,提供有关烹调方法的资料;必须标示有关鱼类可造成肠胃不适的风险;标签必须附有学名及俗名。意大利官方列为禁止入口鱼种。澳大利亚公告为不建议食用鱼类。新加坡政府要求业界必须正确标示两种鱼类,并建议采用烤的烹调方法,减少当中的油分。2007年8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推出《有关识别及标签油鱼/鳕鱼的指引》,建议所有入口商都应将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俗名定为“蜡油鱼”和“oilfish”,同时不可使用“鳕鱼”等其他俗名,以供业界和消费者分辨。由于目前市面出售的鱼都是去头、切块销售,消费者凭外观很难分辨。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辟一些检测、区分鳕鱼成分的简单、快速、实用的方法,从而有利于规范市场,保障大众的饮食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鳕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鉴定鳕鱼成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待测样品的DNA为模板,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若发生特异性扩增,则表明待测样品中包含鳕鱼成分。
在一个优选例中,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以及SEQID NO:3所示的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待测样品是食品或饮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2ng/μL DNA。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引物,所述引物是引物对,其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Taqman探针,所述的探针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引物和/或所述的Taqman探针的用途,用于从待测样品中鉴定鳕鱼成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鉴定鳕鱼成分的试剂盒,其中包括所述的引物和/或所述的Taqman探针。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中还包括:含有鳕鱼成分的检测标准品。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中还包括选自以下的试剂:DNA提取试剂,Taq酶,PCR缓冲液,DNA聚合酶,和/或说明鉴定鳕鱼成分的方法的使用说明书。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鳕鱼成分的物种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图。
图2、鳕鱼DNA配比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图。扩增曲线从左到右分别是:100ng/μL鳕鱼DNA;10ng/μL鳕鱼DNA;1ng/μL鳕鱼DNA;0.1ng/μL鳕鱼DNA;0.01ng/μL鳕鱼DNA。
图3、鳕鱼粉重量比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图。扩增曲线从左到右分别是:10%(W/W)鳕鱼粉;1%(W/W)鳕鱼粉;0.1%(W/W)鳕鱼粉;0.01%(W/W)鳕鱼粉;0.001%(W/W)鳕鱼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