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270.4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让;王威;年丰;方维海;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60 | 分类号: | G06K9/6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匿 物品 自动检测 识别 方法 | ||
1.一种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被检人员进行毫米波扫描获得原始图像;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调整获得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进行人体部位的分割和定位;
生成条棒结合模型;
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对非人体目标进行检测,获得非人体目标分布原始图像;
利用所述条棒结合模型获得所述非人体目标分布原始图像相对于人体的位置分布信息;
对所述非人体目标进行类别辨识并显示隐匿物品相对于人体的位置分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条棒结合模型包括以下子步骤:
生成提供人体各关键点的棒状模型;
生成提供人体轮廓信息的条带模型;
结合所述棒状模型和所述条带模型,生成条棒结合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图像对非人体目标进行检测,获得非人体目标分布原始图像包括以下子步骤: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初步识别非人体目标;
通过数学形态学运算突出显示非人体目标分布区域;
根据所述非人体目标分布区域的边界选取最小外切矩形获得非人体目标规则区域分布图;
融合所述非人体目标规则区域分布图和所述原始图像,获得所述非人体目标原始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条棒结合模型获得所述非人体目标分布原始图像相对于人体的位置分布信息是通过将所述非人体目标分布原始图像输入到所述条棒结合模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匿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非人体目标进行类别辨识并显示隐匿物品相对于人体的位置分布信息包括以下子步骤:
对人体裸露部位进行定位;
将分布在人体裸露部位上的非人体目标确定为非隐匿物品,将分布在人体裸露部位之外的非人体目标确定为隐匿物品;
剔除所述非隐匿物品的原始图像并显示隐匿物品原始图像在所述条棒结合模型上的分布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终端故障解决方案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RFID系统标签防碰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