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双层中空板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083.6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付秀君;杜丽云;侯尔滨;马义彬;李娇;潘海;袁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6 | 分类号: | B32B3/26;B32B27/18;B32B7/12;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双层 中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围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双层中空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中空板是一种在二个外面板之间采用纵向分布的肋板连结,肋板与肋板之间的空隙间形成空腔的一类板材。这种板材利用材料力学原理按需求设置结构,使用很少的材料就能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由于玻璃钢是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低、耐老化、导热系数低、透光良好和较高的阻燃性等优势,采用这种材料制成中空板的突出性能是单位重量轻、透光系数高和较低的传热系数,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透光节能型轻体建筑材料。
随着建筑节能等级的提高,对各类建筑所使用的围护材料和屋面材料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较高的节能等级,相关技术人员尝试采用双层结构的中空板。一般来说,如果每层空腔厚度相同,那么双层空腔的热阻应为单层空腔热阻的叠加,即传热系数降低50%。显然,这种方法的节能效果很好,理应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事实是:由于玻璃钢的原材料的形态为液体和织物,在目前玻璃钢的成型工艺的水平下,直接生产单层中空板的工艺难度已经很大,要生产结构更为复杂的双层中空板的难度就更加困难。若采用手工生产,其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较高,产品不具备市场价值。
由此可见,虽然双层玻璃钢中空板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够成为一种高节能等级的透光型建筑围护材料,但囿于目前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尚无产品供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难以稳定、高效地生产玻璃钢双层中空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玻璃钢双层中空板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外芯材和内芯材;步骤(b)制备外层中空板;步骤(c)制备内层中空板;步骤(d)粘接外层中空板和内层中空板。
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制备波纹板:
利用原材料和增强及辅助材料生产用于外芯材和内芯材的波纹板;
其中,所述原材料为树脂,其配方按质量比例如下所述:
海特酸型透光阻燃树脂 100份;
无色促进剂 0.5~4份;
固化剂 1~4份;
调整剂 0~15份;
对苯二酚 0.01~0.5份;
所述增强及辅助材料包括无碱玻璃纤维短切毡和涤纶薄膜;
步骤(a2)切割波纹板:
切割步骤(a1)制备的波纹板形成外芯材、内芯材,修整、打磨并清洗外芯材与外面板的粘接部位及内芯材与内面板的连接部位。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1)的原材料中,所述无色促进剂为异辛酸鈷;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MEKP;所述调整剂由三氯乙基磷酸酯TCEP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原材料的氧指数≥30,折光系数为1.516~1.520;步骤(a1)的增强及辅助材料中,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短切毡为透光型粘接剂、宽度1050mm、单重900g/m2;所述涤纶薄膜为承载薄膜,宽度1200mm、厚度20~25μm;步骤(a2)中,外芯材与外面板的粘接部位及内芯材与内面板的连接部位的打磨宽度均为4mm;利用丙酮作为清洗剂清洗外芯材与外面板的粘接部位及内芯材与内面板的连接部位。
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制备外面板:
以防老化薄膜作为承载牵引带,加入液态树脂使其流入所述防老化薄膜;使液态树脂流平,呈定宽带状,所述液态树脂的配方与步骤(a1)所述相同;引入玻璃纤维短切毡带至树脂液面上浸胶,逐步浸渍,至浸透;利用所述防老化薄膜、液态树脂和玻璃纤维短切毡带制作玻璃钢平板状外面板;
步骤(b2)整合外芯材及外面板:
将若干个步骤(a)得到的外芯材首尾相接逐个顺序放置在外面板上;经施压固定,利用外面板被压溢出的成型树脂相互复合粘接为整体;在持续定位施压的条件下,对粘结在一起的外芯材及外面板加温固化。
步骤(b3)切割修整及后续粘接表面处理:
按照尺寸要求切割、修整步骤(b2)所得中间产品,打磨并清洗外芯材与内芯材相互粘接位置的表面,清洗后成为外层中空板,存储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未经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