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流装配式密闭混凝沉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49796.0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波;丁慧;高金庆;马涛;许宁;邓燕;杨燕平;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装配式 密闭 沉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油田污水站常规混凝沉降罐出水曝氧、收油难、排泥效果差、罐体大占地多、处理含聚污水效率差等问题而研究开发的一种多相流装配式密闭混凝沉降装置,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常规污水和低含聚污水的处理效率,改善处理效果,减少运行管理难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的污水处理站混凝沉降装置大都采用立式混凝沉降罐,但该种装置罐体大、占地多、设备分离含聚污水效率低,水力停留时间较长,且随着生产运行的进行,常规混凝沉降罐呈现出出水曝氧、收油难、排泥效果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增大了污水站运行管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流装配式密闭混凝沉降装置,这种装置利用小网格反应,提高药剂混合和反应效果;利用浅池原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装置容积;填料分段多级设置,增加分离空间,提升分离效果;选择高斜度侧向流316L不锈钢填料,抗老化、表面光滑,分离效果稳定,斜板间距可根据来水水质波动情况进行调整,斜板组整体装配式结构,便于拆卸检修;采用自动冲、排泥系统设计,提高排泥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罐体上部收油口采用多相流敞开式设计,收油的同时可实现同步排气,提高综合处理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罐体、智能控制柜、进水段A、絮凝混合反应段B、聚结分离段C、D、稳流段E和出水段F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密闭设计,从罐体由左至右逐序设为进水段、絮凝混合反应段、 聚结分离段、稳流段和出水段;进水段通过进水腔与絮凝混合反应段相连通,絮凝混合反应段内设有絮凝筒,絮凝筒内设有网格,利用网格絮凝反应,提高药剂混合和反应的效果,保证整体絮凝效果;絮凝混合反应段处理后的污水侧向依次通过设有侧向波纹斜板组的两段聚结分离段,聚结的油上浮,由收油口排出,污水进入稳流段,泥下沉,由排泥口排出,提高分离效果;处理后的污水经稳流段的溢流板进入出水段,进入出水段的污水由出水管排出;
污水由进水管进入进水腔,均匀布水后通过进水段经涡流絮凝器进水口进入絮凝混合反应段。絮凝混合反应段由经过优化设计的涡流絮凝反应器组成,絮凝反应器内增设网格絮凝,利用小网格反应,提高药剂混合和反应效果。聚结分离段由两段高斜度侧向流316L不锈钢填料组成,斜板倾斜角度提高至60°,便于油珠上浮,污泥下滑,斜板间支撑亦采用耐腐蚀材质316L不锈钢,聚结分离段罐体上部设有收油口,下部设有冲洗口、冲泥管及排泥口。稳流段包括溢流板及储水腔,水流扩散,不短流,稳流段罐体上部设有收油口,下部设有冲洗口、冲泥管及排泥口。出水段由出水腔、集水管、出水管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装置全程压力密闭,无曝氧点:本发明装置全程压力密闭,方便收油及排泥,由于无曝氧点从而减缓污水处理设备腐蚀,回收原油品质高。
2、处理效率高,分离效果好:本发明利用小网格反应,提高药剂混合和反应效果;利用浅池原理,提高处理效率;集混凝反应、沉降分离于一体,收油口采用多相流敞开式设计,收油的同时可实现同步排气,提高综合处理能力,减少装置容积;填料分段多级设置,增加分离空间,提升分离效果。
3、耐腐蚀,分离效果稳定:本发明选择高斜度侧向流316L不锈钢填料, 耐腐蚀、抗老化、表面光滑,分离效果稳定;改变斜管沉降为侧向流波纹斜板,使水侧向,油上浮,泥下沉,两段布置,能够及时排除大油珠,分离效果稳定,并且根据来水水质变化情况,斜板间距可调,斜板组整体装配式结构,便于拆卸检修。
4、占地面积小:本发明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占地省。
5、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自带PLC控制系统,收油、冲泥、排泥可实现自动化,减少操作工作量,排泥均匀。
6、施工便捷、周期短:本发明整体橇装预制,施工便捷、周期短,操作管理方便,安全可靠,技术含量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多相流装配式密闭混凝沉降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进水段,B为絮凝混合反应段,C为聚结分离一段,D为聚结分离二段,E为稳流段,F为出水段。
1-进水管 2-进水腔 3-涡流絮凝器进水口 4-涡流絮凝反应器 5-收油口 6-涡流絮凝器出水口 7-波纹斜板组 8-溢流板 9-出水管 10-人孔 11-集水管 12-排泥口 13-冲洗口 14-冲泥管 15-鞍座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罐体、进水段A、絮凝混合反应段B、聚结分离段C、D、稳流段E和出水段F、进水管1、进水腔2、涡流絮凝器进水口3、涡流絮凝反应器4、收油口5、涡流絮凝器出水口6、波纹斜板组7、溢流板8、出水管9、人孔10、集水管11、排泥口12、冲洗口13、冲泥管14、鞍座15。污水由进水管1进入进水腔2,均匀布水后通过进水段A经涡流絮凝器进水口3 进入絮凝混合反应段B的涡流絮凝反应器4,絮凝筒前段尺寸经过优化设计,可保证筒外涡流效果,絮凝筒内增设网格絮凝,利用小网格反应,可提高药剂混合和反应的效果。经过充分絮凝反应后的污水由涡流絮凝器出水口6流出,首先进入聚结分离段C,侧向流通过间距可调的316L不锈钢波纹斜板组填料7,利用浅池原理,及时排除大油珠,提高聚结效果,之后进入聚结分离段D,通过波纹斜板填料7进一步实现油水分离及污泥沉降,油上浮,泥下沉。装置自带PLC控制柜,可实现自动收油、自动排泥,上浮污油经罐体上部收油口5回收,收油口采用多相流敞开式设计,收油的同时可实现同步排气;下沉污泥由流经冲洗口13、冲泥管14的水流冲洗汇集后,经罐体底部排泥口12排出。除油、泥后的污水流经溢流板8溢流进入稳流段储水腔E,经集水管11由出水管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充电系统
- 下一篇:带中间边撑装置的分幅机构及分幅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