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9609.9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谢;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谢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44;C08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3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接枝 交联 聚丙烯 配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中,注塑厂在生产时会用到很多PP原料,很多时候用到的均是由石化厂直接聚合的PP原料,虽然通过不同的合成工艺生产出很多牌号的PP,因为PP本身的分子量偏小以及半结晶性质,导致材料的耐热差,容易产生后收缩变形。传统的交联PP有辐射交联法、过氧化物交联法等,但辐射交联法对材料的厚度有限制,并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成本较高、工艺复杂;过氧化物交联和引发接枝过程中易造成材料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烷接枝交联PP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PP材料分子量高,热变形温度高,物理性能好,结晶速率稳定,收缩率低,产品尺寸稳定性好。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配方,它包括以下组份:PP 94-98份、硅烷接枝交联剂0.3-2.7份、抗氧化剂 0.2-1份、润滑剂 0.5-1份、引发剂0.1-0.5份、催化剂4-二甲胺基吡啶0.3-0.5份、其它加工助剂0.5-1份。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复合物,所述润滑剂为EBS与硬脂酸锌的复合物,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其它加工助剂为硅酮粉。
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PP原料;步骤二,将PP原料搅拌,再加入抗氧化剂、润滑剂、引发剂、催化剂、交联剂及其它助剂搅拌一段时间,得到半成品;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半成品进行挤出,然后进行冷却,进行切粒,最后经过水煮、烘干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二中PP原料搅拌1-2分钟,加入抗氧化剂、润滑剂、引发剂、催化剂、交联剂及其它助剂搅拌1-2分钟;所述步骤三中采用同向平行双螺杆将步骤二中的半成品进行挤出,温度设定210度,主机转速400-600转,螺杆选用分散强剪切弱的螺杆组合;所述步骤三中采用水冷和风冷方式进行冷却;所述步骤三中采用龙门式切粒机切粒,切得的粒子大小为3*3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生产出来的PP材料分子量高,热变形温度高,物理性能好,结晶速率稳定,收缩率低,产品尺寸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配方,它包括以下组份:PP 94-98份、硅烷接枝交联剂0.3-2.7份、抗氧化剂 0.2-1份、润滑剂 0.5-1份、引发剂0.1-0.5份、催化剂4-二甲胺基吡啶0.3-0.5份、其它加工助剂0.5-1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复合物,所述润滑剂为EBS与硬脂酸锌的复合物,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其它加工助剂为硅酮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PP原料;步骤二,将PP原料搅拌1-2分钟,再加入抗氧化剂、润滑剂、引发剂、催化剂、交联剂及其它助剂搅拌1-2分钟,得到半成品;步骤三,采用同向平行双螺杆将步骤二中的半成品进行挤出,温度设定210度,主机转速400-600转,螺杆选用分散强剪切弱的螺杆组合,然后采用水冷和风冷方式进行冷却,采用龙门式切粒机进行切粒,切得的粒子大小为3*3mm,最后经过水煮、烘干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谢,未经杨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