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9271.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姜旭锋;张龙;汪金波;沈哲;吴朝晖;赵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utosar 模型 同步 simulink 方法 | ||
1.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ARXML源文件转换成AUTOSAR对象,生成AUTOSAR模型;
2)解析所述AUTOSAR对象的端口、接口、数据元素、操作类型、参数类型和数据类型得到AUTOSAR模型的数据类型、S-R接口、数据元素、C-S接口、操作、参数,将所述得到AUTOSAR软件组件的数据类型、S-R接口、数据元素、C-S接口、操作、参数映射到Simuink模型中从而得到对应的Simuink模型端口标签集,后用HashMap装载;
3)根据所述AUTOSAR模型的名字,进入已经生成的Simulink模型的文件夹中寻找上一次生成的日志文件,解析日志文件得到MATLAB/Simuink模型对应的Simulink模型端口标签集;
4)将步骤2)得到的Simulink模型端口标签集命名为NEW标签集,将步骤3)得到的Simulink模型端口标签集命名的命名为OLD标签集;
5)比较NEW和OLD标签集,得到结果池,所述结果池由待删除队列、待更新队列、待增加队列组成,利用Matlab命令同步到MATLAB/Simulink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得到Simuink模型对应的Simulink模型端口标签集,其具体步骤包括:
21)解析AUTOSAR对象的端口、接口、数据元素、操作类型、参数类型、数据类型得到AUTOSAR模型的数据类型、S-R接口、数据元素、C-S接口、操作、参数;
22)解析Simulink模型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服务端操作类型,客户端操作类型;
23)将步骤21)AUTOSAR模型的数据类型、S-R接口、数据元素、C-S接口、操作、参数映射到步骤22)所述Simuink模型中;
24)解析Simuink模型,得到四个标签集合,所述四个标签集合为Simulink输入集合、Simulink输出端口集合、Simulink客户端端口集合和Simulink服务端端口集合,解析AUTOSAR软件组件模型,将其变换为Simulink模型端口标签集;
25)将所述四个标签集合用HashMap装载,所述HashMap中,Key是转换后的标签文本串,Value是转换前的AUTOSAR模型中和Key匹配的数据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比较NEW和OLD标签集包括如下步骤:
31)以OLD标签集为比较过程的源端,以NEW标签集为比较过程的目的端做第一次比较;
32)对于源端的每个标签,判断是否包含在目的端中,若被包含,再比较这两个标签所对应的AUTOSAR模型中所述Key匹配的数据对象是否有不同;若不被包含,则将源端的标签键和值放入结果池中的待删除队列中,返回步骤31);
33)若两个数据对象相同,不做任何操作,直接返回步骤31);若不同,则将目的端的对应标签键和值放结果池中的待更新队列中,返回步骤31);
34)以NEW标签集为比较过程的源端,以OLD标签集为比较过程的目的端,做第二次比较;
35)对于源端的每个标签,判断是否包含在目的端中;
36)若被包含,不做任何操作,返回步骤34);若不被包含,则将源端的该标签键和值放入结果池中的待增加队列中,返回步骤31)执行;
37)比较两个标签集得到结果池,所述结果池由待删除队列、待更新队列、待增加队列组成,利用Matlab命令完成结果池中三个队列内容更新,完成到Simulink模型的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2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跟随式磁场刺激器
- 下一篇:折弯机下模及其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