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牙手机配对金融卡终端实现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49102.3 | 申请日: | 201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G1/14 | 分类号: | G07G1/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 手机 配对 金融 终端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交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蓝牙手机配对金融卡终端实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个人使用互联网支付终端、Ukey等设备存在不支持卡或无法方便携带等问题,而且每台金融卡终端都要设置与银行通信的单元,现有终端有的采用有线网络实现与银行系统通信,有的则采用无线方式与银行系统通信,这无疑使金融卡终端增加了通讯电路的成本。本产品可以通过蓝牙协议,与市面上大多数支持蓝牙耳机功能的手机进行连接,并实现使用金融卡的电子交易功能。
本发明中出现的技术用语解释如下:(1)蓝牙耳机:蓝牙对语音的支持是它与WLAN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蓝牙电话控制规范是一个基于ITU-T Q.931建议的采用面向比特的协议,他定义了用于蓝牙设备建立语音和数据呼叫控制信令以及处理蓝牙TCS设备的移动性管理过程(2)PIN:个人标识码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即个人密码,是在联机或脱机交易中识别持卡人身份合法性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中任何环节都不允许PIN以明文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手机配对金融卡终端实现的方法,实现手机配对金融卡终端完成与银行系统的信息交互。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蓝牙手机配对金融卡终端实现的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和一金融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融卡终端与手机间的通信数据模拟成音频信号,通过蓝牙协议实现手机与金融卡终端间的数据通信,利用所述手机的通讯功能以及从金融卡终端接收到的数据与银行系统完成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数据模拟是通过模拟蓝牙耳机与手机通讯的方式,利用蓝牙耳机中的左右声道实现手机向金融卡终端下行数据,利用蓝牙耳机的麦克风通道实现金融卡终端向手机上传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音频信号模拟成UART、IIC或SPI串行通信协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金融卡终端不具备直接与银行系统信息交互的功能,其是通过将信息发送至所述手机,由手机实现与银行系统交互。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金融卡终端包括加密处理模块以及与该加密处理模块连接的读卡模块、PIN输入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金融卡终端能读取符合ISO7811、7816、14443的磁卡、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且设计满足银行卡检测中心相关规范,该金融卡终端将获取的卡信息和PIN信息传输给所述手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卡信息和PIN信息通过所述金融卡内置的加密模块加密后,再转换成音频信号,通过蓝牙协议传输给所述手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通过蓝牙协议向金融卡终端发送信息;该金融卡终端能解码通过蓝牙耳机麦克风通道传来的音频信号,并识别手机发送的指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设置有网购支付应用程序。
根据上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任何支持蓝牙耳机功能的手机进行配对使用;2、可以读取各种符合ISO7811,ISO7816,ISO14443的卡片;3、可以实现PIN输入功能;4、安全性强,卡信息和PIN信息首先被终端加密,而蓝牙通信本身具备跳频的特点,安全性较其他通信方式强。符合银行卡检测中心的检测要求;5、本终端在与手机配对时模拟成蓝牙耳机,使任何平台的手机都能很方便的开发针对本终端的引用,不受手机厂家的核准限制;6.只要一次配对,使用时不用再次连接,客户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打包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4是F2F调制波形示意图。
图5是F2F解调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