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9054.8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岳明;邹玉杰;钟柒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岳明;邹玉杰 |
主分类号: | C04B5/00 | 分类号: | C04B5/00;F27D1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磷 高温 炉渣 热能 回收 系统 | ||
1.一种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的进料口(1-1)与黄磷炉(10)的炉渣出料口相邻设置,该筒体(1)内设有贯穿筒体(1)的进、出料口(1-1、1-2)的履带式传输带(2),邻近所述进、出料口(1-1、1-2)处分别设有与所述传输带(2)同步传动配合的同步传动轮(3);
所述筒体(1)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送气口(4),筒体(1)顶部的多个开口上设有依次串联的适于对水加热的空气换热器(5),该空气换热器(5)顶部的排气口通过循环送气管(15)与所述送气口(4)相连,以在筒体(1)内形成作用于空气换热器(5)上的循环上升热气流;
所述传输带(2)的顶面分布有矩形槽(20),该矩形槽(20)的大小与所需砖块的尺寸一致;所述矩形槽(20)的底面分布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进料口(1-1)设有刮板(7),以使炉渣仅存在于所述矩形槽(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内、邻近所述进料口(1-1)且于所述传输带(2)的上段下方设有由一对同步轮(13)驱动的第二传送带(12),该第二传送带(12)上分布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戳孔柱(11);邻近第二传送带(12)的上段中央部的下端面设有导向辊(14),该导向辊(14)的位置适于使第二传送带(12)的上段中央部的各戳孔柱(11)适于穿过所述矩形槽(20)内的通孔并穿出所述矩形槽(20)中的流体状炉渣层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内,送气口(4)上连接有延伸至邻近所述传输带(2)上段的下端面的高压送气管(41);
所述循环送气管(15)上设有高压送气风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气口(4)分别与邻近的空气换热器(5)的顶部排气口通过循环送气管(15)相连。
6.一种黄磷炉高温炉渣热能回收及制砖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将黄磷炉(10)输出的流体状高温炉渣送至筒体(1)的进料口(1-1)并分布在履带式传输带(2)上,刮板(7)使炉渣仅存在于所述传输带(2)顶面的矩形槽(20)内,该矩形槽(20)的大小与所需砖块的尺寸一致;履带式传输带(2)将该流体状高温炉渣送入筒体(1)内;
步骤b、筒体(1)顶部的串联的多个空气换热器(5)利用筒体(1)内的循环上升热气流对水逐级加热;
同时,第二传送带(12)驱动该第二传送带(12)上分布的戳孔柱(11)穿过所述传输带(2)上的矩形槽(20)中的各通孔并穿出矩形槽(20)中的炉渣层的顶面,然后使戳孔柱(11)退出炉渣层,从而使炉渣层分布有通孔;
或,进入空气换热器(5)内的上升热气流依次通过该空气换热器(5)顶部的排气口、高压送气风机(16)、循环送气管(15)、与所述送气口(4)相连且延伸至邻近所述传输带(2)的上段下端面的高压送气管(41),各高压送气管(41)输出的高压气流穿过所述传输带(2)上的矩形槽(20)中的各通孔,从使炉渣层分布有通孔;
步骤c、所述筒体(1)内的循环上升热气流快速冷却分布有所述通孔的炉渣层并使其凝固成块;
步骤d、凝固成块的炉渣层经所述筒体(1)的出料口(1-2)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岳明;邹玉杰,未经邹岳明;邹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0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动力输出气缸活塞机构
- 下一篇:井下并联射流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