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48982.2 | 申请日: | 201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君;佟立军;陆业大;董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
背景技术
在湿法电解金属的过程中,由于电解液的波动,沉积金属上端面会形成斜坡,使得剥离电积金属的剥除效率较低,有些只有80%左右,大量的不良板需要人工处理,增加了劳动强度。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在阴极板液位线附近镶嵌非金属绝缘条。镶嵌绝缘条方法的缺陷是绝缘条与阴极板存在缝隙,同时镶嵌绝缘条工艺复杂,长时间使用后绝缘条与阴极板之间的缝隙还会变大,且非金属绝缘条存在耐磨性能较差的问题,当采用机械剥离电积金属时,剥离电积金属刀易遭到卡阻,造成进刀障碍,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所述阴极板的金属电积效果好,加工简单,使用寿命长,且方便机械剥离电积金属,提高剥离电积金属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预定区域内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绝缘层,所述板体的前表面上的绝缘层与所述板体的后表面上的绝缘层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其中在所述板体插入电解液时所述绝缘层的上沿高于所述电解液液面且所述绝缘层的下沿低于所述电解液液面;和导电梁,所述导电梁设在所述板体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通过一体地设置绝缘层,在电解金属的过程中,沉积金属的上端面整齐,方便剥离开口刀剥离,提高剥离电积金属的效率,同时由于绝缘层与板体一体形成,与传统的嵌入、铆接、粘连、螺栓连接等方式相比,不仅工艺简单,方便生产加工,且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绝缘层与板体松动或脱落等现象,从而有效延长了阴极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证沉积金属片的上部形成稳定的端面,实用性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包覆有绝缘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的前表面上的绝缘层与所述板体的后表面上的绝缘层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对称。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沿左右方向分别延伸在所述板体的整个宽度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绝缘层绕所述板体的周向形成为环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矩形、方形、椭圆形或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上沿和下沿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下沿低于所述电解液液面10-20mm,且所述绝缘层的上沿高于所述电解液液面40-5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为铝板,所述绝缘层为Al2O3膜。通过在板体的表面上设置Al2O3膜,增加了耐磨性,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阴极板的使用次数,延长阴极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同时在剥离沉积金属时开口刀不易发生进刀卡阻等现象,从而提高了剥离电积金属的剥离效率和剥离效果,降低不良板的个数,减少工人对不良板手工剥离的次数,进而降低其劳动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通过微弧氧化所述铝板形成。由此,工艺简单,生产方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通过在所述板体上等离子喷涂Al2O3粉末形成的Al2O3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通过设置与板体成一体的Al2O3膜,与传统的将绝缘件嵌入、铆接、粘连在板体上的方式相比,不会在Al2O3膜与板体之间形成缝隙,从而避免电解过程中该缝隙处沉积金属导致缝隙变大甚至绝缘件脱离板体,进而提高机械剥离电积金属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不良板人工处理的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阴极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金属电积的阴极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阴极板沿A-A的剖视图;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