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910.8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峰;刘天中;陈昱;陈晓琳;张维;彭小伟;程鹏飞;沈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暗 交替 光照 微藻半干 固态 培养 装置 | ||
1.一种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系统(1)、贴壁培养单元(2)、调速电机(8)、补液管(7)、集液槽(9)及外围保护罩(14),其中贴壁培养单元(2)安装在支架系统(1)上、并与安装在支架系统(1)上的调速电机(8)连接,所述贴壁培养单元(2)的上方设有补液管(9),下方设有安装在所述支架系统(1)上的集液槽(9),该集液槽(9)内设有液体循环泵(12)、补液装置(11)及与二氧化碳气源连通的补碳装置(10),所述液体循环泵(12)通过管道与补液管(9)连接;所述外围保护罩(14)安装在集液槽(9)上、并罩在所述支架系统(1)和贴壁培养单元(2)的外围,保护罩顶面(18)由透光材料制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壁培养单元(2)包括柔性材料(3)、支撑轴(4)、齿轮(5)及采收刮刀(6),其中柔性材料(3)由多根支撑轴(4)支撑,每根支撑轴(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系统(1)转动连接,每根支撑轴(4)的两端均设有齿轮(5),柔性材料(3)位于每根支撑轴(4)上的两个齿轮(5)之间、并且柔性材料(3)的两侧均布有多个与所述齿轮(5)咬合的孔;其中任意一根支撑轴(4)与所述调速电机(8)连接,所述柔性材料(3)通过调速电机(8)的驱动绕支撑轴(4)转动;所述柔性材料(3)的表面设有采收刮刀(6)。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3)由四个支撑轴(4)支撑、形成长方体框;其中位于上端的任意一个支撑轴(4)的一端由支架系统(1)穿出、并与调速电机(8)相连,各支撑轴(4)之间通过柔性材料(3)上的孔与所述齿轮(5)啮合传动。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刮刀(6)置于柔性材料(3)的表面、并沿所述支撑轴(4)的轴向设置。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壁培养单元(2)的高度为0.1~20米,沿支撑轴(4)的轴向长为0.1~100米,照光面的宽度为0.1~100米。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7)沿所述支撑轴(4)的轴向设置,在补液管(9)上均布有多个向柔性材料(3)上滴落微藻液体培养基的孔。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3)为滤纸、滤布、海绵、塑料泡沫或纤维织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体。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保护罩(14)的下部四周密置网眼(19)、并在内侧附着空气过滤材料(20)。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暗交替光照的微藻半干固态贴壁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保护罩(14)的一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换气扇(15)、控制板面(16)和舱门(17);所述集液槽(9)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9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罐中心管
- 下一篇:一种高分散性氧化铁黑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