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环锭纺段彩纱毛羽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48636.4 | 申请日: | 201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娟;徐伯俊;张洪;谢春萍;苏旭中;刘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环锭纺段彩纱 毛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花式纱线的质量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安装在环锭纺细纱机牵伸装置下游,通过给纤维定型的方式来达到减少段彩纱毛羽的目的。
背景技术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上毛羽分布不均匀以及在织造中毛羽形成新的棉结等都会影响染色布的外观质量,有的会形成横档疵点。在喷气织机生产高密织物时,当纬纱上的毛羽多时会使纬纱直径增加,导致引纬困难,当经纱上的毛羽多时会使相邻经纱缠连造成开口不清,产生织造疵点,影响产品质量。环锭纺是目前纺纱生产中最普遍采用的纺纱形式,但环锭纺发展至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纺纱过程中造成的纱线表面毛羽较多,给后道工序的加工、纱线物理机械性能及织物质量都带来较大影响。
而段彩纱线比普通纱线更易于形成毛羽。在纺段彩纱时,由于纺段彩纱是由两根粗纱分别从中后罗拉喂入,从而使得纤维在牵伸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使伸出纱体表面部分的纤维头端呈现不规则形状露出纱线的主体表面,从而这些没有被完全捻入纱线主体部分而外露的纤维成为毛羽。虽然纱线毛羽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如防风、保暖、柔软、吸水等。但在多数情况下,纱线毛羽不仅影响织物的透气、抗起毛起球、外观、织纹清晰和表面光滑等,还影响纱线中纤维的有效利用和强度。
纱线毛羽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纺织界的重视并采用很多手段控制毛羽,如采用紧密纺技术,消除了纺纱三角区,收缩牵伸须条后加捻,从而减少毛羽,但紧密纺技术改造成本高、能耗高、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降低段彩纱毛羽的加工方法,使纱线表面产生保护膜的装置,并将其应用于环锭纺纱工艺中。同时提供的装置与细纱机搭配使用,整个装置便于安装、维护。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胶和减少段彩竹节纱毛羽的装置,配置在细纱机的纺纱段,使纱线经过装有干胶的装置,该装置主要是由干胶板、液压器和回收瓶组成。把干胶用于纺纱生产中,段彩竹节纱直接经过带有干胶的干胶板上,使段彩纱线表面形成一层透明胶膜,又由于捻度传递的作用,使纱线中的纤维定型。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上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通过安装在车台面支架上的干胶板,干胶槽上带有干胶,段彩竹节纱线从干胶槽上经过从而有利于纤维之间定型,减少段彩纱的成纱毛羽;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易维护、效果明显、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与图2所示,首先段彩纱的纤维须条从前罗拉(2)和前胶辊(1)握持输出后,经过干胶板(3),纱线先经过干胶输入口(5),干胶是由液压器(4)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干胶输入口,然后进入干胶槽(6),让段彩纱线沾上干胶,剩余的干胶会流到干胶输出口(7)并有回收瓶(10)进行收集,而干胶板由螺母(11)和螺母(12)固定在车台面(8)上最后将段彩纱线进入导纱钩(9),再通过锭子的转动来带动钢丝圈(13)沿着钢领(14)跑道转动将纱线加捻并卷绕到纱管(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少毛羽、低扭曲针织纱线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啫喱中空纱线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