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管桩行业智能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320.5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善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43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行业 智能 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行车领域,特别涉及预制管桩行业智能行车。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没有生产的安全,其余都无从谈起;劳动生产率又是企业生命活力的体现,经济效益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智能型行车应这二点而产生。
普通行车及其常规吊具在管桩生产中普遍应用,不可缺少。由于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普通行车及其常规吊具的运用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不可避免危及行车下生产工人劳动安全,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因为行车驾驶室离开地面较高,靠行车驾驶员目测判断地面工件而进行行车吊装操作难度大,所以行车驾驶员操作行车基本是靠地面生产工人指挥。因为空间阻隔,地面生产工人和行车驾驶员之间沟通不便,行车和吊具主要靠行车驾驶员的经验,人工进行反复找正才能达到正确的定位,所以工作效率低下。智能行车(及其相配套专用吊具)运用自动化手段,依靠光测系统的感应,通过PLC处理,让专用执行机构准确快速地完成专用吊具的空间位置的定位、起吊、将桩放到指定地点。由于自动化,行车下面不要人工协助,确保了劳动安全;由于自动化,执行机构准确快速地完成专用吊具的空间位置的定位、起吊、将桩放到指定地点,工作高效率预计可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协助,也能完成原有的工作流程的预制管桩行业智能行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制管桩行业智能行车,所述智能行车包括大行车、小行车、大型车初检测及电控系统、吊具安装底座、吊具以及安装杆;所述大型车初检测及电控系统可拆卸的安置在大行车上,所述小行车可移动的安装在大行车的两端;所述吊具安装底座安置在小行车底部,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小行车垂直连接,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与吊具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具安装底座由上复位底板、下复位底板、上板液压复位油缸、下板液压复位油缸、上板摆动轴、上板摆动轴承、上板支座、下板摆动轴、下板摆动轴承以及下板支座组成;所述上板摆动轴的两端安置在上板摆动轴承内,所述上板摆动轴承安置在上板支座上,所述上板支座安置在上复位底板上,所述上复位底板上设有四个上板液压复位油缸;所述下板摆动轴的两端安置在下板摆动轴承内,所述下板摆动轴承安置在下板支座上,所述下板支座安置在下复位底板上,所述下复位底板上设有四个下板液压复位油缸;所述上复位底板安置在下复位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由安装座、防转槽、防尘圈、圆管以及吊具安装座组成。
优选的,所述吊具包括左侧测距转杆、左侧测距传感器、吊具主体、改制卷扬轮、卷扬钢丝绳、顶面测距板、右侧测距转杆、右侧测距传感器、顶面测距传感器、左右侧测距转杆转位电机、起吊销转位电机、可转位起吊销安装板、端面测距传感器以及起吊销;
所述左侧测距传感器安置在左侧测距转杆的一端,所述左侧测距转杆的另一端与吊具主体连接;
所述右侧测距传感器安置在右侧测距转杆的一端,所述右侧测距转杆的另一端与吊具主体连接;
所述顶面测距板安置在吊具主体的一侧,所述顶面测距传感器安置在顶面测距板上;
所述左右侧测距转杆转位电机和起吊销转位电机安置在吊具主体的一侧面上;
所述可转位起吊销安装板安置在吊具主体内,所述端面测距传感器和起吊销安置在可转位起吊销安装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生产的安全性高、行业推广性实用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吊具安装底座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吊具安装底座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吊具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